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解江门市区中秋月饼卫生质量情况 ,以便总结经验 ,找出簿弱环节 ,特对江门市区 1981-2 0 0 1年中秋月饼卫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江门市卫生防疫站历年来对江门市区月饼卫生监测记录和专题工作总结的档案资料。1 2 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按国家标准《糕点卫生标准》(GBn14 5 -81)、《糕点、饼干、面包卫生标准》 (GB710 0 -86)、《糕点、面包卫生标准》 (GB70 99-1998) ,规定的项目和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样品一项不合格为不合格样品。1 3 检验方法 按GB5 0 0 9 5 6-84,GB/T5 0 0 9 5 6-19…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评价对血液净化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其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4例终末期血透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治疗,试验组予以HMB...  相似文献   
3.
宗雪萍  周跃  汤伟  谭晓慧  沈轶瑶 《江苏医药》2012,38(23):2798-2800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BC)组、环磷酰胺模型(MC)组、替比夫定(TT)组.3组均以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5 d:TT组给予替比夫定1.73 mg/只;BC组和MC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自给药第29天起,MC组和TT组给予环磷酰胺30mg/kg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 MC组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的活性均明显低于BC组(P<0.01);与MC组比较,TT组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替比夫定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顾宇峰  黄莉莉  孙伟  宗雪萍  谭晓慧  汤伟 《肝脏》2016,(10):873-87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替比夫定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与环磷酰胺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灌胃,替比夫定组小鼠给予替比夫定(86.5 mg/kg)灌胃,每日1次,共35 d。自第29天起,环磷酰胺模型组、替比夫定组小鼠给予环磷酰胺(3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所有小鼠并取标本待检。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以GM-CSF(20 ng/mL)和IL-4(10 ng/mL)培养7 d以诱导树突状细胞(DC)。DC细胞表面分子MHC-Ⅱ、CD40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与C57BL/6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 d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状况。小鼠血清中IL-4、IFN-γ浓度采用ELISA检测。结果替比夫定组小鼠DC细胞表面分子MHC-Ⅱ、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_(MHC-Ⅱ)0.05,P_(CD40)0.01)。DCs与脾T淋巴细胞混合例为1∶10、1∶20,替比夫定组小鼠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_(1∶10)0.01,P_(1∶20)0.05)。替比夫定组小鼠血清中IFN-γ的浓度高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IFN-γ0.05),但两组的血清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L-40.05)。结论替比夫定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素(ES)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病人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115例CHD病人,其中合并T2DM者60例(观察组),无T2DM者5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病人血清ES水平,通过CT获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结果观察组血清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0支、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病人的血清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对照组0支、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病人血清E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CACS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根据CACS等级分布,观察组病人各级血清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S预测CACS>100分的最佳截断值为69.18 ng/mL,预测灵敏度为62.9%,特异度为75.6%,AUC为0.700,95%CI为0.604~0.796(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S水平为观察组病人冠状动脉明显钙化(P < 0.01)及冠状动脉阻塞(P < 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ES水平与CHD合并T2DM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和钙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冠脉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冷饮食品卫生质量情况。[方法]对历年来冷饮卫生的本站监测资料和专项工作总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7-2000年监测样品总合格率81.5%(9772/11996)。4个不同时期的合格率呈逐步升高,其中1957-1970年62%,1971-1980年69.6%,1981-1990年84.1%,1991-2000年94.9%。汽水、矿泉水、饮料类合格率最高96.2%,含豆、乳10%以上冷冻品类合格率85%,含乳10%以下冷冻类合格率71.2%。[结论]41年来冷饮卫生总体水平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相位角与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关系,探讨相位角对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622例住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48小时内测量其人体成分,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估患者营养不良。使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基本信息和营养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相位角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探讨相位角预测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截断值。结果:研究对象平均相位角为(5.04±1.00)°,61.4%(382/622)的肿瘤患者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相位角、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去脂体重、基础代谢率均低于营养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位角是肿瘤患者患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OR=0.471,95%CI:0.359~0.619)。以PG-SGA≥2分作为营养不良的金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结果表明相位角预测营养不良的截断值是4.75°。结论:相位角与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有关,可作为营养不良的客观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