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正>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针灸对中风病的治疗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我院针灸科应用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可直接因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或因摄入不足严重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及时而有效的处理。笔者采用"利咽通窍"头-体针联合针刺法治疗吞咽障碍,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皆为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8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脑血管内科工作期间发现部分脑梗塞患者伴有以眼球活动障碍为主的伴随症状,经过针灸药物结合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眼球活动障碍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脑出血致同侧肢体瘫痪非常罕见,现报告1例。1病案举例患者王某,女性,60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d"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可,双瞳孔直径比约3∶3,对光反射(+),眼动可,  相似文献   
5.
<正>桥臂梗死临床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1病案举例患者庞某,男性,52岁,主因"眩晕,恶心,呕吐伴复视1d"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瞳孔直径比约3mm: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正常,复视(+)。双眼左视可见水平眼震。右侧颜面部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采用温经泻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面瘫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1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半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3版。(1)病史:起  相似文献   
7.
1病案举例 赵某,女,55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欠流利2h”收入院。入院前2h活动中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头胀痛,无意识不清及恶心呕吐。查头CT示右基底节区出血,量不足2mL,查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比约3mm:3mm,光反射(+),眼动、视野未见异常,伸舌略左偏,颈软,左肢体肌力4级,腱反射(++),左巴氏征(+)。予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失眠首见于《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本病的病因有虚有实,涉及到人体的多个脏腑以及气血阴阳等方面,临床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颇多论述,现就近7年来临床对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华佗夹脊穴(简称夹脊穴),从古至今备受历代医家重视,其临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卓著,且针刺安全.现就近年有关文献对其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