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或Ⅱ期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运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5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14例行Ⅰ期手术(包括4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6例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4例行经皮穿刺肾造瘘引流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38例行Ⅱ期手术,即Ⅰ期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Ⅱ期腔内技术取石术或肾切除术.结果:48例患者肾盂、肾盏漏斗和输尿管梗阻部结石均被取净,6例行肾切除术;无术后大出血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6例随访1~12个月,34例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腔内技术安全、有效、微创,保肾率高,应作为结石性脓肾的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Ⅰ期还是Ⅱ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致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抢救经过,探讨梗阻性尿脓毒血症的救治流程.方法:报告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致尿脓毒血症女性患者,经抗休克、急诊肾造瘘引流处理,随之生命体征改善后再加强抗感染治疗,持续引流3月,肾功能改善,一般情况好转后Ⅱ期行钬激光碎石去除梗阻,成功抢救并治愈.结合文献对梗阻性尿脓毒血症救治进行复习.结果:抗休克及肾穿刺造瘘后待生命体征稍稳定后加强抗感染,Ⅱ期钬激光碎石等治疗后治愈.结论:结石梗阻性尿脓毒血症需早期诊断积极救治,有效的抗感染须建立在早期抗休克及充分引流基础之上,引流数周肾功能好转、全身状态改善后再手术去除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潜江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5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RL组(45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MPCNL组(40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碎石成功率、一次性碎石清除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URL组及MPCNL组术中各出现1例肾出血和1例尿外渗并发症;URL组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一次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低于MPCNL组[71.1%比85.0%,(4.2±1.6)d比(7.1±1.9)d]8.22%比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实际要求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尿道下裂是一种男性先天性疾病 ,大约每 30 0名男童中有 1例尿道下裂患者。而在尿道下裂病人中 ,约 8%其父亲患有尿道下裂 ,同时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较无尿道下裂者高。冠状沟型尿道下裂尿道外口开口于冠状沟腹侧呈裂隙状 ,常伴有尿程变短和尿道远端狭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前移尿道需利用皮管方能完成 ,发生漏尿的机率较高[1 ,2 ] 。为此 ,我们在总结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例。年龄 5~ 1 8岁。其中 5岁以上 1 0例 ,1 3~ 1 8岁 2例。1 .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联合丝裂霉素(MMC)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联合诱导组(40例),术后6 h内及术后1周、2周分别行膀胱腔内灌注MMC,术后3周开始BCG诱导加维持膀胱腔内灌注治疗(BCG"6+3"疗法)。B组为单纯BCG组(39例),术后3周开始接受BCG"6+3"疗法。定期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作用情况。结果 A组肿瘤复发率为12.5%,B组肿瘤复发率为25.6%,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早期采用卡介苗联合丝裂霉素灌注预防复发疗效较好,未增加毒副作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物免疫制剂干扰素-α在晚期肾细胞癌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晚期肾癌患者在行根治性肾切除后,应用干扰素-α制剂干扰素-α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和生存时间观察。结果:肾癌术后应用生物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为66.0%。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应用干扰素-α治疗,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或气压弹道碎石术合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单一使用ESWL两种方法处理较大肾盂结石(2~3cm)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治疗肾盂结石为2~3cm的总共4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组为18例,2组为24例。对l组患者首先行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并于术后置双J管,于2~4周后行ESWL。2组患者,置双J管后行ESWL。3个月后评估两组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和总治疗费用。结果:1组患者中,6例患者(33.3%)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结石被完全击碎,无需继续ESWL处理;7例患者(38.8%)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需一期ESWL,2例患者(12.5%)术后需二期ESWL,结石才能被完全清除。2组患者一期ESWL成功处理结石为5例(20.8%),二期ESWL成功处理结石为7例(29.1%)。两组结石清除率,1组明显高于2组(83.3%与50.0%,P〈O.05)。l组输尿管镜手术时间平均为27min,2组输尿管镜置输尿管导管平均用时15min。两组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3200元和2800元。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ESWL治疗肾盂较大结石是一种合理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8例,分别采用PKRP和TUR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指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内分泌治疗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量及残余尿量,同时比较两组3年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拔出导尿管后可自行排尿患者40例,能进行适当功能训练患者15例,出现充盈性尿失禁状况患者5例.治疗后观察组PSA水平、IPSS评分及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QOL评分和最大尿流量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分泌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病情,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