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otase,BA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urinary hydroxyproline/creatinine,HYP/Cr)及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urinary deoxypyridinoline/ereatinine,DPD/Cr)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骨代谢指标、骨折风险、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HO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X软件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2种方法评估骨折风险;检测晨起血清BGP、BAP,尿HYP/Cr、DPD/Cr;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绝经后妇女常见骨折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1)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呈升高趋势,L2-4、L-FN、Ward's三角、L-distal forearm等4个部位的BMD呈降低趋势;BGP、BAP在51 ~ 55岁阶段有明显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2)骨代谢指标与骨折风险相关性:BGP与2种骨折风险评估结果均呈负相关(P<0.01),BAP、HYP/Cr、DPD/Cr与2种骨折风险评估结果均呈正相关(P<0.01);(3)骨代谢指标与BMD相关性:BGP与4个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以L2-4最为显著(r值=-0.739).BAP、HYP/Cr、DPD/Cr与4个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P<0.01),其中BAP与Ward's三角BMD高度相关(r值=0.729),HYP/Cr、DPD/Cr与L2-4部位BMD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536、0.751);(4)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相关性:4个部位的骨密度与2种方法评估的骨折风险呈正相关(P<0.01),L-FN、L2-4的BMD与FRAX、OSTA指数风险分级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后妇女的四项骨代谢指标与FRAX评估结果、OSTA指数、骨密度均有相关性,监测BGP、BAP、HYP/Cr、DPD/Cr等指标对此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加强医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是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查阅资料、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方法,重新认识和界定医学生实习质量标准,制定一套较为简洁、明了、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医学生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医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整体素质,以此反映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完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关节软骨多处于人体骨骼的重要功能部位,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关节软骨缺损或变性坏死很常见。目前,使损伤的骨软骨修复至正常骨软骨,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国内外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从关节软骨的基础研究、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发展概况、取材制备、保存、免疫原性、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以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5关于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文章,检索词为“Osteochondralallograf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4-05关于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文章,检索词为“骨软骨,移植,软骨缺损”,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骨软骨保存方法的实验研究。②有关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未排除非随机、对照、盲法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9篇相关文献,追朔法查找文献12篇,29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0篇文献,其中8篇重复研究,22篇为异体骨软骨移植在口腔颌面部整容中的应用。资料综合:29篇文章中6篇通过实验方法进行异体骨软骨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10篇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以对照研究方法证实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与自体骨软骨移植相比较的优越性。13篇通过基础或临床研究,证实软骨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异体骨软骨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映对移植的影响。结论:在探索应用何种材料能更有效地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过程中,人们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比自体骨软骨更理想的替代材料上,在众多的替代材料中,同种异体骨软骨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尤其对大块及特定形态结构部位缺损的替代作用。随着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免疫排斥、软骨保存、软骨退变等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必将使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学产生革命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背景:异体软骨移植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主要手段,寻找软骨组织保存方法来降低移植软骨的免疫原性已成为临床上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目的:比较慢速梯度降温法、玻璃化法与60Co射线照射+梯度降温法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免疫原性的影响。 方法:将关节软骨块随机分为4组:新鲜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慢速梯度降温组给予程序降温法保存关节软骨;玻璃化组利用玻璃化溶液处理后保存;60Co射线照射+梯度降温组给予60Co射线照射后,再按程序降温法保存关节软骨。保存8,15,30,60 d后关节软骨块经细胞培养及扩增后制备成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关节软骨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抗原表达率。 结果与结论:经过保存后,慢速梯度降温组、玻璃化组和60Co射线照射+梯度降温组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和Ⅱ抗原表达率有大幅下降,与新鲜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前3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保存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表达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并且在30 d时3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的软骨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表达率就降低到最低。预示着经保存处理的关节软骨可能会提高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 观察其对髋臼发育变化的影响, 尤其是对髋臼指数发育的影响。方法: 手术方式采用术前不牵引, 一期行髋关节联合术式(切开复位 粗隆下旋转截骨 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矫正全部畸形, 其中髋臼的处理是在Pemberton的基础上进行术式改良。结果: 1年内随访髋臼发育变化, 并进行动态描述, 股骨头覆盖良好, 髋臼指数明显改善, 由术前(44±5)°减少至(17±4)°。结论: 采用联合术式治疗DDH,其中对浅而大的髋臼采用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处理, 能够使脱位变形的髋臼形态结构基本接近, 股骨头的覆盖、髋臼指数的改变、CE角的测量都达到满意的程度。这表明本术式使髋臼指数得到充分纠正, 加大了对股骨头的包容, 改善了髋臼受力结构, 术后髋臼发育基本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6.
背景:异体软骨移植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主要手段,寻找软骨组织保存方法来降低移植软骨的免疫原性已成为临床上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目的:比较慢速梯度降温法、玻璃化法与60Co射线照射+梯度降温法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将关节软骨块随机分为4组:新鲜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慢速梯度降温组给予程序降温法保存关节软骨;玻璃化组利用玻璃化溶液处理后保存;60Co射线照射+梯度降温组给予60Co射线照射后,再按程序降温法保存关节软骨。保存8,15,30,60d后关节软骨块经细胞培养及扩增后制备成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关节软骨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抗原表达率。结果与结论:经过保存后,慢速梯度降温组、玻璃化组和60Co射线照射+梯度降温组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和Ⅱ抗原表达率有大幅下降,与新鲜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前3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保存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表达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并且在30d时3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的软骨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表达率就降低到最低。预示着经保存处理的关节软骨可能会提高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技术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移植物保存方法不理想,明显制约着该技术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关节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切取成年猪骨软骨,制成约5mm×6mm(直径×长度)大小的圆柱形骨软骨块。以新鲜软骨组为对照,分别采用0.5mol/L甘油、1mol/L二甲基亚砜、1mol/L玻璃化溶液3种方法预处理软骨块,再行冷冻法保存软骨块8周,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并比较软骨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玻璃化溶液预处理组的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达到74.5%,明显高于甘油和二甲基亚砜预处理组,软骨基质成分仅少量丢失。3种方法相比较,玻璃化溶液预处理后慢速梯度降温冷冻保存法可以明显提高冻存关节软骨组织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简易运动功能评价因其实用性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不同人群运动损伤的预防、临床康复和运动功能促进等方面.但是一些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尚存争议,旨在发现可能导致损伤的运动功能缺陷或不足的简易运动功能评价的应用尚无规范.本研究对常用的简易运动功能评分、测试和系列测试方案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有助于运动医学专业人员对相关评价方法的恰当选...  相似文献   
9.
关节软骨病损的磁共振成像与关节镜检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照膝关节软骨病损的MRI和关节镜表现,评价MRI对早期软骨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行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共26人27例膝关节,术前常规行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和质子密度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 PDWI)2种MRI序列扫描,其中10例加做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3D FS-FSPGR)序列。MRI分级结果并与关节镜下分级诊断结果比较。[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3D FS-FSPGR序列敏感度最高,可达96.5%,准确率达95.0%。在敏感度和准确度上3D FS-FSPGR>FSE FDWI>FSET1WI,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上,3D FS-FSPGR的Kappa值达到0.776,一致性极佳,均明显优于FSE PDWI和FSET1WI(P值均<0.01)。[结论]3D FS-FSPGR序列能够准确反映软骨病变,并且对于早期的软骨病变亦能较真实体现,与关节镜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且通过三维重建对软骨病变进行立体定位诊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微创方法配合术后早期持续功能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05/2003—11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髌骨软化症患者47例。经关节镜技术治疗后5d,再接受等速力量训练3个月,训练步骤:①本体感觉练习。②膝关节活动等长练习。③膝关节等速练习。④术后第5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练习。并观察其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随访1年,膝部无疼痛,活动无不适,髌骨研磨试验阴性35例,上下楼梯及半蹲位时轻度疼痛,髌骨研磨试验弱阳性12例。结论采用关节镜技术对髌骨软化症治疗,配合术后早期及3个月内持续等速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