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991名学龄前儿童视力与弱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91名学龄前儿童视力与弱视调查宋永进,石莹,姜洁为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水平,屈光状态及弱视患病率,唤起社会各界对儿童视力保健的重视,尽早发现和治疗弱视,我们对区内3所市区幼儿园和3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简要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3~6岁...  相似文献   
2.
1 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 ,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 5 4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 2 .5岁。其中掌骨 12个 :第 1掌骨 2个 ,第 2掌骨 3个 ,第 3掌骨 5个 ,第 4掌骨 1个 ,第 5掌骨 1个。指骨 2 0个 :拇指近节 5个 ,食指近节 2个 ,中节 1个 ,无名指近节 2个 ,中节 2个 ,小指近节 4个。其中粉碎骨折 16个 ,双手 4指骨折 1例 ,3指骨折 2例 ,2指骨折 2例。2 手术方法臂丛或指根麻醉下手术 ,先在两骨折端背侧面用套筒钻头各钻 2孔置 2枚螺钉 ,检查 4枚螺钉均无松动且已通过对侧皮质 ,钻孔时为避免损伤指神经及肌腱 ,可用无尖头克氏针分开软组织置套…  相似文献   
3.
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掌、指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 ,骨折复位后多数仍以限制骨折处相邻关节的活动来达到骨折固定的目的。一般 ,目前以克氏针或钢板作内固定者为多 ,但克氏针要贯穿关节 ,钢板则切口范围较大 ,剥离软组织所致的肌腱粘连术后影响关节活动。 1 998年起 ,我院应用微型掌、指骨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 2 6例 32处 (图 1 )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治疗与方法1 .一般治疗 :本组共 2 6例 32处 ,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1 8~ 54岁 ,平均 32 .5岁。掌骨骨折 1 2处 :第一掌骨 2处 ,第二掌骨 3处 ,第三掌骨 5处 ,第四掌骨 1处 ,第五掌骨 1处。指骨骨折 …  相似文献   
4.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GSS-Ⅱ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G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随访均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伤椎植骨、GSS-Ⅱ型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采用颈前路单螺钉内固定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1年8月金华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的齿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年龄27~55岁,平均34.5岁。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及上颈椎CT检查,9例患者均行单螺钉固定。术后颈围制动8~12周,通过X线片、CT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观察头颈旋转活动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时均达到愈合,头颈旋转活动无明显受限,1例患者螺钉断裂但亦愈合。结论经前路单螺钉固定治疗齿突骨折手术简单,操作容易,同时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且保留了寰枢关节运动功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68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骨圆针撬拨固定。结果观察组优秀率77.14%,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0.0±3.9)d,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0±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21,P〈0.01)。观察组肿胀1例(2.86%),未发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对照组肿胀2例(6.06%)、感染1例(3.0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佳,住院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胫骨均发生骨折,使膝关节同胫骨、股骨连续性中断,而失去稳定性,常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其它部位损伤.对浮漆损伤也应采取特别的处理,以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伤肢残疾的发生率.本组浮膝损伤病例以股骨下段、髁上、髁间骨折,胫骨平台或中上段骨折为特点.自2000年至2003年共诊治10例,所有骨折均已愈合.现将本院治疗不同部位浮膝损伤的不同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线缆手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9例,经8~15个月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雌激素在绝经期骨质疏松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13年1月—2015年11月,前瞻性收集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绝经期伴有骨质疏松的女性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雌激素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雌激素、降钙素、钙、磷、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降钙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18±49.12) pg/ml vs.(210.23±58.16) pg/ml,P=0.118];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降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62.10±72.50) pg/ml vs.(231.78±62.57) pg/ml,P=0.049]。治疗后2组患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骨钙素显著增高[(11.53±2.69)μg/L vs.(9.05±2.27)μg/L,P=0.000]。治疗前2组患者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9±0.03) g/cm2 vs.(0.48±0.04) g/cm2,P=0.174],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骨密度显著增高[(0.54±0.03) g/cm2 vs.(0.48±0.03) g/cm2,P=0.000]。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雌激素有助于增加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宋永进  朱家骏  徐志文 《浙江医学》2006,28(10):814-815
移位的关节面骨折采用金属螺钉固定后,一旦骨折愈合,需要取出金属螺钉,再次手术可增加创伤,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关节功能;使用可吸收螺钉虽可避免二次手术,但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一样,直径均较大,不适合小关节面骨折的固定。由Depuy公司生产的orthosorb可吸收固定针除了具备普通可吸收材料的优点之外,还具有直径较细,设计合理,对关节面创伤较小的特点,是治疗小关节面骨折的良好材料。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我们应用可吸收固定针治疗手、足、肘关节面骨折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