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2009年7月24日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给予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强的松)方案化疗1疗程,行骨髓穿刺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之后给予原方案巩固1疗程,并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EA、VDCP等方案化疗5疗程,其中HD-MTX共计3疗程,MTX总量12 g.  相似文献   
2.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月~2005年2月,我院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3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春瑞滨联合洛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洛铂(LBP)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NVB与LBP联合治疗,LBP30mg/m2,静滴3h,第1天;NVB25mg/m2,静滴30min,第1、8天,21d为一周期。结果42例患者中,CR4例,PR18例,SD17例,PD3例,总有效率为52.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粒细胞下降(Ⅲ+Ⅳ度)发生率33.3%,血小板下降(Ⅲ+Ⅳ度)发生率21.4%。结论NVB联合LBP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2008年1-8月,我们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衰竭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将5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TCF组和FLP组,TCF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方案化疗,FLP组采用5-Fu/LV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结果 TCF组总有效率为65.6%,FLP组为3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CF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认为T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选用常规肝动脉栓塞疗法,研究组选用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46.34%vs.3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AL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44%、4.88%、4.88%、7.32%、7.32%,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24.39%、21.95%、24.39%、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癌(D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经导管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最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之一,所用的化疗药物均存在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耐药性问题。放射免疫治疗是近年治疗晚期肝癌的新方法,其利用具有特异导向能力的单克隆抗体(mAb)为载体,耦联放射性核素来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曹恩凤  宋智兴  孟霞 《山东医药》2014,(31):109-109
患者男,40岁,主因“患急性白血病3年余,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头痛3个月”于2012年1月30日收入我院。患者于3年前在我院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给予维甲酸及DA方案、EA方案、MA方案、HA方案化疗多周期,期间多次椎管内注射化疗药物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次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达到细胞学完全缓解( CR ),早幼粒白血病( PML )/维甲酸受体α( RARα)融合基因转阴。3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头部胀痛,伴头晕,偶有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及4次腰椎穿刺椎管内注药(药物为地塞米松5 mg、阿糖胞苷50 mg),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 ,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部抵抗,心、肺、肝、脾查体无异常;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左侧Babinskis's征(+)、肢体感觉差。入院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入院后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占54%,外周血异常早幼粒细胞占2%。颅脑MR 平扫示双侧额、顶、枕叶脑回肿胀,白血病脑组织浸润;左侧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遂行10次腰椎穿刺椎管内注药(第1次测量脑脊液压力为500 mmH2 O,用药为甲氨蝶呤10 mg、阿糖胞苷75 mg、地塞米松10 mg、生理盐水3 mL )及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10 mg静滴( d1~d20),维A酸20 mg口服(2次/d )。2012年2月15日复查骨髓细胞学:病理性早幼粒细胞占4%(达CR)。2012年2月25日脑脊液常规检查示淡黄色,浑浊,单个核细胞占5%,多个核细胞占95%,白细胞为4.9&#215;109/L,潘氏试验阳性;脑脊液生化检查示乳酸脱氢酶77 U?  相似文献   
9.
1病案摘要 患者女性,36岁。2008年9月20日因“肝癌术后6个月,复发伴双肺转移”入院。6个月前因“上腹部不适3天”就诊于当地医院,CT示:肝左叶约4.0cm×2.5cm肿块,AFP:360ng/ml,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收治乳腺癌脑膜转移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