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医药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其中医命名、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结果表明,SARS中医命名比较混乱,命名为“肺疫”比较合适:SARS的致病原因为“疫毒”,具有“湿热”的特点;其病机特点主要为“湿、热、毒、瘀、虚”5种;发病与季节、年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异体血节约程度。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初次单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对照组60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实验组60例实施自体血回输,对比两组术前以及术后第2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水平和术后2 d内录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的剂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t年龄=2.123,t性别=2.208,t手术类型=0.138,P均大于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Hb、术后Hct、术前Alb间无统计学差异(t术后Hb=-0.233,t术后Hct=0.310,t术前Alb=-1.698,P均大于0.05)。实验组术前Hb(140.58±13.92)g/L、术前Hct(40.43±3.83)高于对照组术前Hb(132.15±14.50)g/L、Hct(37.97±6.19)(t术前Hb=-3.251,t术前Hct=-2.626,P均小于0.05)。实验组术后Alb水平(32.70±2.05)g/L略低于对照组(33.80±3.11)g/L(t术前Alb=-1.698,t术后Alb=2.188,P均小于0.05)。实验组围手术期人均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使用量分别较对照组减少1.77 IU和2.45 IU(P〈0.001)。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治疗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能够显著降低异体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同时不影响术后Hb以及Hct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拉祜药鹿仙草的生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祜药鹿仙草来源为隐轴蛇菰,从鹿仙草的性状、理化、显微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拉祜药鹿仙草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起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为急诊医生早期识别高位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01—2019-12期间我院急诊医学科收治住院的82例尿路感染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的患者为观察组,与同时期收治的尿路感染无脓毒症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炎症指标,分析尿路感染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中性淋巴比(NLR)、降钙素原(PCT)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存在泌尿系梗阻、既往泌尿系手术史、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C-反应蛋白(CR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NL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688,PCT较NLR对尿路感染是否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0,回归系数0.041)、PCT(P=0.010,回归系数0.015)是急诊科尿路感染是否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CT=1.835为参考值,判断尿路感染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的敏感度为72.0%,特异度为72.2%。结论:PCT对尿路感染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年龄、PCT是尿路感染进展为尿源性脓毒症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对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8例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给予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及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心律失常好转时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心律失常好转时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房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2 3例重度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 1 1例给予催吐、洗胃、导泻、输液及抗心律失常治疗 ;治疗组 1 2例不经催吐、洗胃、导泻等排除毒物处理 ,给予双黄连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 ,并监测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 ,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对于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房颤有特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TUG1)调控miR-138-5p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在骨肉瘤细胞U-2OS中转染TUG1 siRNA和siRNA control,qRT-PCR测定干扰效果,MTT测定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starBase预测TUG1与miR-138-5p有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靶向调控关系。将miR-138-5p抑制物和TUG1 siRNA共转染至骨肉瘤细胞中,测定干扰miR-138-5p对下调TUG1的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转染TUG1 siRNA后的骨肉瘤细胞中TUG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转染siRNA control后的细胞(P<0.05)。下调TUG1后的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野生型TUG1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R-138-5p共转染后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与转染TUG1 siRNA的细胞比较,miR-138-5p抑制物和TUG1 siRNA共转染后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下调LncRNA TUG1表达通过调控miR-138-5p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目前GBM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外科手术,然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化疗和进一步TMZ化疗。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当与标准治疗方案联合时,GB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TTFields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上市,且得到了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推荐。本文将重点述评TTFields的发展及其在GBM治疗中的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8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即有10%进展为颅内转移,手术治疗及放疗是脑转移的经典治疗方法,但治疗后易复发。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常规化疗药物难以在转移灶内发挥疗效,总体预后不佳。近年来,靶向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在脑转移患者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文中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lignans,SCL)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灌胃蒸馏水,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皮下注射200 mg·kg~(-1)·d~(-1)D-gal),吡拉西坦组(灌胃吡拉西坦200 mg·kg~(-1)·d~(-1),皮下注射D-gal 200 mg·kg~(-1)·d~(-1)),SCL低剂量组(灌胃SCL 50 mg·kg~(-1)·d~(-1),皮下注射D-gal 200 mg·kg~(-1)·d~(-1)),SCL中剂量组(灌胃SCL 100 mg·kg~(-1)·d~(-1),皮下注射D-gal200 mg·kg~(-1)·d~(-1)),SCL高剂量组(灌胃SCL 200 mg·kg~(-1)·d~(-1),皮下注射D-gal 200 mg·kg~(-1)·d~(-1)),连续给药10周;通过避暗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SCL对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通过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6,Prdx6),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SH-Px1)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中Prdx6,GSH-Px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避暗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 05),潜伏期显著减少(P0. 01),小鼠穿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 01),可作为建模成功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SCL中、高剂量组小鼠避暗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 05,P0. 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 05,P0. 01),同时,SCL高剂量组小鼠水迷宫穿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 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的SOD活力显著降低(P0. 01),MDA含量增加(P0. 05),Prdx6,GSH-Px1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 05,P0. 01)。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SCL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活力增高(P0. 05),MDA水平降低(P0. 05),Prdx6,GSH-P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5,P0. 01),说明SCL给药组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SCL能改善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该作用可能与SCL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及上调小鼠脑组织中Prdx6,GSH-Px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