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ER、PR、PCNA、C-erb-B2在子宫腺肌症标本的表达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坚红  程忠平  胡莉萍  杨建明 《四川医学》2003,24(10):1039-1040
目的了解子宫腺肌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和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38例的子宫切除的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ER、PR、PCNA、C-erb-B2的表达.结果 ER和PR在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腺体和异位膜间质均有表达(P>0.05).PCNA和C-erb-B2的表达均为异位内膜腺体高于异位内膜间质(P<0.05).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表达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ER、PR、PCNA、C-erb-B2在子宫腺肌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40~42岁妇女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宋坚红  相似文献   
3.
1996年至1998年全美国接受供卵者结果分析@宋坚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腺肌病组 3 7例、子宫腺肌病并子宫肌瘤组 3 8例、子宫肌瘤组 64例及正常对照组 3 2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放射方法测定血清CA12 5、CA199、CA153 、AFP、CEA值。结果 腺肌病组及腺肌病并肌瘤组CA12 5值显著高于肌瘤组及对照组 ( 13 1.5± 15 .5、112 .2± 2 0 .9对 18.5± 5 .3、14 .4± 6.2U/ml,P <0 .0 1) ,CA199值也显著高于肌瘤组及对照组 ( 3 6.1± 10 .1、3 1.2± 13 .4对 13 .4± 4.3、12 .2± 2 .2U /ml,P <0 .0 1)。腺肌病组及腺肌病并肌瘤组CA12 5阳性率显著高于肌瘤组及对照组 ( 78.4%、76.3 %对 7.8%、6.3 % ,P <0 .0 1) ,CA199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肌瘤组及对照组 ( 2 7.0 %、2 1.1%对 4.7%、3 .1% ,P <0 .0 5 )。CA12 5在腺肌病组与腺肌病并肌瘤组中阳性率为 77.3 % ,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7.3 %、92 .2 %、92 .1%、77.6% ;CA199在腺肌病组与腺肌病并肌瘤组中阳性率为 2 4.0 % ,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2 4.0 %、95 .3 %、85 .7%、5 1.7%。结论 子宫腺肌病血清CA12 5及CA199浓度升高 ,CA12 5对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验体会.方法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2例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小结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3.2±3.56)min,手术中出血量(14.23±3.26)ml,均无术后发热.随访3月到6月,术后闭经4例,其余病例均有月经改善,无低钠血症、子宫穿孔等近期并发症,仅1例术后2月发现宫颈粘连.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有效的,而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法对不孕症治疗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法治疗成功的 4 7例不孕症患者 ,分成 3组 :克罗米酚 (CC)组、CC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组、HMG组 ,比较其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结果 各组的妊娠率、多胎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HMG组、CC HMG组、CC组的OHSS发生率分别为 4 2 .0 % ,7.7% ,0 % ,HMG组显著高于CC组和CC HMG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HMG治疗不孕症的OHSS发生率较高 ,故严密监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重组FSH或HMG对有控制的卵巢过度刺激的对比@Filicori M @宋坚红  相似文献   
9.
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的应用已超过 4 0年 ,而近 2 0年也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FSH最初是从绝经后妇女的尿液中取得 ,1988年起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基因重组而得的重组FSH(rFSH)开始临床应用。许多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临床的对照研究显示 ,rFSH与人尿FSH(uFSH)一样安全有效。但在卵泡中的生化和激素改变尚无研究 ,故作者用前瞻性、随机性、比较性的方法来研究两组促排卵药治疗中卵泡液和血雄烯二酮 (A)、睾丸酮 (T)和雌二醇 (E2 )的水平及体外受精 (IVF)的妊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均为 18~ 38岁、体重指数 (BMI) <2 5kg/m2 ,月经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闭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EM)和雌激素水平(E2)与其应用孕激素引起撤退性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继发性闭经患者53例,利用阴道超声测量其EM和放射性核素测量E2后观察用甲羟孕酮引起撤退性出血的效果。结果33例有撤退性出血者为阳性组,20例无撤退性出血者为阴性组,阳性组的EM和E2均高于阴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测量继发性闭经患者EM和E2对预测孕激素引起撤退性出血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