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皮脂腺位于靠近毛囊的真皮内。除手掌和足跖外分布于全身,尤以头皮、面部、胸部、肩胛间、阴阜等处较多。唇红部、乳头、龟头和小阴唇等处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其余开口于毛囊的上1/3处。皮脂腺可分泌皮脂,借以润滑皮肤、毛发和防止皮肤干燥。皮脂腺自青春期后分泌旺盛,青年男性较女性分泌多,至老年期逐渐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过多,则可能诱发皮肤疾病。  相似文献   
2.
安立红  程爱斌  安媛 《山东医药》2006,46(35):68-68
甘露醇因具较好的降颅压效果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易致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002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对3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补液疗法改善甘露醇所致水电质平衡紊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29岁,2001年结婚,2002年1月早孕因"停经45 d,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官术,2003年2月早孕行人工流产,2003年9月因左侧输卵管妊娠行药物保守治疗,2004年10月因右侧输卵管妊娠行腹式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紧张性头痛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17项抑郁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MoCA-C评分、疼痛视觉量表VAS评分,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SQI评分、HAMD-17评分、TSH、TPOAb、TG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TT3、TT4、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与PSQI评分、HAMD-17评分、TSH、TPOAb、TGAb水平呈正相关,与认知功能MoCA评分、TT3、TT4、FT3、FT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自身免疫性损伤与紧张性头痛的发生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紧张性头痛的诊断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在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病情活动和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特点,发现对疾病活动和感染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对2003—2004年在我科住院的110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病情活动未合并感染者87例(未感染组)和合并感染者23例(感染组)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同时分析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免疫复合物(CIC)的变化。结果感染组CRP、ESR及α1球蛋白高于未感染组(P<0.01)。通过比较CRP、ESR及α1球蛋白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发现CR P受感染之外的影响较少,在未感染组CRP浓度的均数在正常水平,合并感染后明显升高。感染组患者的发热、口腔溃疡、雷诺现象、心脏损害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譹SLE合并感染时大部分患者的CR P明显升高。譺在狼疮活动时CR P大多正常或略高,但少数患者,尤其合并浆膜炎者的CR P水平可较高。CRP对于鉴别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就医行为特点及规范化治疗状况.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8月门诊就诊的181例RA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及确诊时间、科室,随诊时间间隔以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11)岁,男女之比为1:4.2,病史为(10±8)年.患者首次就诊科室以骨科为最多(32.0%,58/181),其次为综合内科(24.9%,45/181),风湿免疫科(23.2%,42/181).而确诊科室则以风湿免疫科占大多数(62.4%,113/181),其次为综合内科(16.0%o,29/181),骨科(8.3%,15/181).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RA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四分位间距2~15.8个月).随诊时间间隔较长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间隔在1年以上者达19.6%.间隔在0.5~1年者占24.4%.56.2%(45/80)的RA患者就诊前未接受规范化治疗.甲氨蝶呤是患者应用最多的DMARDs,占67.3%,其次为来氟米特(46.4%)、柳氮磺吡啶(37.5%)及羟氯喹((19.6%).结论 患者在风湿免疫专科首次就诊比例低,就诊及确诊均存在时间延误,半数以上的患者未接受正规的DMARDs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汉族人群中研究树突状细胞免疫受体(DICR)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不同亚型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RA患者523例和健康对照510名;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DCIR基因rs2377422和rs108407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分析DCI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亚型RA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DCIR在RA患者(233例)及健康者(71名)中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不同DCIR基因型对DCIR表达水平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X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①DCIR SNP rs2377422与汉族RA发病明显相关(等位基因:OR 1.26;95%CI 1.06~1.50,P=0.005;基因型CC与TT+TC:OR 1.34;95%CI1.18~2.06,P=0.004);②DCIR SNP rs2377422主要与抗CCP抗体阴性RA发病相关(等位基因:OR 1.46;95%CI1.10~1.93,P=0.0091;基因型CC与TT+TC:OR 1.58;95%CI1.01~2.47,P=0.043);③和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中DCIR基因mRNA水平显著增高(0.47-0.10与0.17-0.03,U=6502,P=0.000 38),且携带DCIR rs2377422 CC基因型的RA患者,其DCIR表达水平进一步明显增高(CC与TT+TC:0.429±0.069与0.238±0.023,U=1861,P=0.002).结论 汉族人群中DCIR rs2377422多态性主要与抗CCP抗体阴性RA易感相关;RA患者DCI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DCIR rs2377422多态性可明显影响DCI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差异。   相似文献   
9.
 HCV 属黄热病毒科,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异常,导致组织损伤,形成慢性持续性感染,并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目前全世界约有 1.7 亿 HCV 感染者,约有 75% 左右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其中 10% ~ 2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 ~ 5% 发展为肝癌[1]。丙型肝炎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 HCV 的高度变异性,其中位于 E2 NS1 区 N 端第 27 位氨基酸的变异性最大,通常称之为第一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研究证明 HVR1 中含有优势表位[2],其高度变异性也将对机体产生的针对 HCV 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造成障碍。现本文就近年来有关 HCV-HVR1 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的病因与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退、闭经,伴有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的一组疾病[1].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1%~3%,30岁之前发病率约为0.1%,20岁之前发病率约为0.01%[2].近十年来POF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且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由于POF导致不孕不育及低雌激素状态,成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对POF的病因学及高危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