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准确病原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炎症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住院的15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两组:单一感染组为单纯肺炎支原体(MP)感染(n=52)、混合感染组为肺炎链球菌(SP)与MP混合感染(n=26)。 结果 133例患儿BALF中检出MP(86.9%)。单一感染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混合感染组(Z=-2.411,P=0.016;Z=-2.025,P=0.043)。两组发病8 d前白细胞均显著低于8 d后(Z=-2.399,P=0.016;Z=-2.109,P=0.035)。BALF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单一感染组发病8 d前后BALF中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4,P=0.190;t=-0.082,P=0.935)。混合感染组发病8 d前BALF中中性粒细胞显著高于8 d后、巨噬细胞显著低于8 d后(t=2.707,P=0.025;t=-6.087,P<0.001)。 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多为混合感染,常见病原体为MP和SP,局部与全身炎症反应强烈,易于出现难治病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