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观察正常人脑血流图转折型者的脑血管弹性改变程度,探讨波型的演变规律,我们于1978年5月对58例转折型者作了脑血管弹性机能试验。被测对象在测试前均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做辅助检查(查心电、眼底及胸部间摄和测胆固醇及血脂),凡体检及辅助检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AU-02A型振动觉测定仪测定了172名接振工人和308名对照者的振动觉阈值。结果表明,接振组各指的振动觉阈值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振动觉阈值的变化与指别、性别无关;振动觉阈值的改变出现较早,且随工龄、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接振组白指者的振动觉阈值明显地高于非白指者。认为用该法测定振动觉阈值可作为局部振动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314名正常人的振动觉阈值。结果表明:振动觉阈值与性别无关,且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其正常参数值上限(以250HzⅡ指为例),<50岁者25dB以上为异常,>50岁者28dB以上为异常。初试认为Au-02A型振动觉测定仪较为灵敏,操作简便,是一种定量方法,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尽管国外有人对噪声与二硫化碳,噪声与一氧化碳,噪声、高温和全身振动对听觉器官的联合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提出了新的噪声卫生学标准。但关于手传振动和噪声对听觉器官的联合作用及在其作用下的听力曲线特点的研究,国内报道尚少。 我们于1982年春对哈尔滨银光电镀厂的43名受噪声和手传振动联合作用的抛磨工(噪振组)和哈尔滨针织厂153名仅接触噪声(噪声级类似,为噪声组)的挡车工进行了气导听力测定和耳科检查。以后者作对照,以期探讨噪声和手传振动在听力损伤中的联合作用及在其作用下的听力曲线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了167名接触噪声的针织工人(噪声组)和60名不接触噪声的包装工人(对照组)。研究了他们的指端振动觉、痛觉,双侧脑血流图和无名指血流图以及冷水刺激后的皮肤温度和痛觉。结果表明,这些指标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证明了噪声的全身作用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体检接触纺织噪声作业工人360名,计算出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为5.8%,并求得累积噪声剂量与累积患病机率直线相关回归方程,y=-14.35 8.251ogx(r=0.74)。据此认为,在该噪声条件下,若保护95%的工人免致噪声性耳聋的最长工作年限为14.18年,例如11-Ⅰ龄组累积患病机率为24%、预期再过15.6年后累积患病机率达353.3‰,其余工龄组依此类推。本资料可为今后修订噪声性疾病卫生标准、合理安排劳动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痛觉阈值的测定是研究局部振动对机体不良影响和诊断局部振动病的一种方法。我们选择布砂轮磨光作业者172人(男120,女52)为接振组,平均年龄34.6岁,平均工龄10.8年;另选不接触振动、噪声的猪鬃手工作业者287人(男132,女155)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饮用磁化水对有机磷农药生产工人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观察宁广,蒋知俭,王连明,袁,马保华,郭立文,王明善,裘华礼,吴树岭,迟风志我们于1993年7~8月对哈市某农药生产工人实施了饮用磁化水前后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的观察,以寻求一种新的有机磷农药生产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