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013年4月至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CHF监护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CHF患者267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收集相关资料.以患者认知状况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认知评估平均分为(25.22±2.82)分,以< 26分作为认知功能受损的界值,37.8% (101/267)的患者伴有认知功能损伤.其中延迟回忆、语言、视空间与执行功能维度受损最严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后,随年龄增长患者认知功能呈下降趋势(OR=1.09,95% CI:1.05~1.1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高患者认知功能越好(OR =0.97,95% CI:0.95 ~0.99),规律服药者认知功能好于未规律服药者(OR =3.71,95% CI:1.40 ~ 10.91),社会支持水平高的患者认知功能优于社会支持低者(OR=0.92,95% CI:0.88 ~0.96).结论 CHF患者认知损伤发生率较高,年龄、LVEF、规律服药情况及社会支持与CHF患者认知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明确国内外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 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纳入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的原始研究及综述, 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文献整合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患者需求、医疗资源利用及医疗机构情况4个类别, 包含患者预计生存期、心脏功能、高危生物标志物、运动状态、并发症与合并症、晚期治疗、患者主观意愿、复杂症状缓解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多次非计划入院、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机构软硬件资源12个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内容全面, 但部分指标评估标准不明确, 整体缺乏共识。未来研究者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遴选敏感性较好的评价指标, 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标准, 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  相似文献   
3.
139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系一综合征,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及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衰和猝死。由于目前对扩张型心肌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后预后不佳,不少患者可有猝死。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对减轻病情,控制病势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服用药物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2002年9月~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139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慢性疾病。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健康合作者量表(PIH)是由澳大利亚Flinder大学研制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主要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目的汉化PIH并检验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严谨测评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回译模式对PIH进行汉化,经专家小组评议及预试验调适条目,形成中文版PIH。2010年4—6月、2011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IH、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天花板效应"检验、"地板效应"检验及相关分析法进行项目分析,采用专家评定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采用KMO检验、Bartlett's球形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单因素分析检验量表的已知族群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项目分析结果显示,仅条目3"遵医嘱服药的能力"存在"天花板效应",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24~0.761(P<0.001)。中文版PIH的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66,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0~1.000。中文版PIH得分与MLHFQ得分呈正相关(rs=0.200,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72,Bartlett's球形检验χ2=1 139.142,P<0.001,表明数据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根>1.000的标准可提取3个公因子〔知识(7个条目)、应对(3个条目)、依从性(2个条目)〕,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514%,各条目在所属公因子上的载荷值为0.571~0.86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初始模型拟合指标不理想。根据指标提示添加误差变量e1和e2、e6和e7间的协方差相关关系后,修正模型各拟合指标处于可接受范围〔卡方自由度比(χ2/df)=2.39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5 1,比较拟合指数(CFI)=0.968,基准化拟合指数(NFI)=0.953,非基准化拟合指数(NNFI)=0.963,拟合优度指数(GFI)=0.905,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854,相对拟合指数(RFI)=0.932,增值拟合指数(IFI)=0.966〕。已知族群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来源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IH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文版PIH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0,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知识)、0.807(应对)、0.511(依从性)。结论中文版PIH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普适性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8.
用生活质量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生活质量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入住北京市某三级医院208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住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相关资料收集。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的平均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50.00±25.30)分、(8.66±13.49)分,其中住院时的生活质量得分与患者6个月内的生存状况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时生活质量得分、是否伴有心律失常是影响其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患者住院时生活质量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生活质量越差,预示心力衰竭患者未来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即用生活质量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 345例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和预期病死率分别为4.93%和7.8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参数———呼吸频率(OR=1.17,95%CI:1.04~1.31,P=0.01)、血钠浓度(OR=0.90,95%CI:0.81~0.99,P=0.03)、血肌酐浓度(OR=1.01,95%CI:1.00~1.02,P<0.01)、白细胞计数(OR=1.18,95%CI:1.05~1.33,P<0.01)与死亡率相关,而非APACHEⅡ评分因素———总蛋白(OR=0.95,95%CI:0.90~0.99,P=0.04)、白蛋白(OR=0.90,95%CI:0.83~0.99,P=0.02)、谷草转氨酶(OR=1.00,95%CI:1.00~1.01,P<0.01)、谷丙转氨酶(OR=1.00,95%CI:1.00~1.001,P=0.01)、NT-proBNP(OR=1.00,95%CI:1.00~1.01,P=0.02)、大内皮素(OR=1.58,95%CI:1.02~2.45,P=0.01)、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178.36,95%CI:19.75~1610.72,P<0.01)亦与病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钠值(OR=0.846,95%CI:0.740~0.968,P=0.015)、机械通气(OR=358.7,95%CI:27.2~4731.7,P<0.01)与病死率相关。结论 APACHEⅡ模型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作用,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生存状况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收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CHF监护病房住院的108例患者的基线资料,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存状况,以生存状况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F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率为18.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水肿、BMI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与心力衰竭死亡相关,调整OR (95%CI)分别为18.566(1.299~265.408)、0.583(0.404~0.841)、1.075(1.017~1.135).结论 CHF患者的短期病死率较高,营养状况差,生活质量下降,预后较差;入院时水肿等症状明显的患者,短期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