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季菊玲  陈莉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9,23(2):224-224,F0003
<正>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它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病变器官、组织的大体和镜下特点,从而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其形象直观性和真实具体性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我校近年逐步完善了计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胸腔积液中出现腺癌细胞是肺癌癌晚期的一个重要的临床特征,胸水的细胞病理诊断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由于诊断难度高,而且缺少经过专科训练的病理医生,胸水肿瘤细胞的病理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对胸水脱落肺腺癌细胞的检测与分类,探索了人工智能辅助肺癌细胞病理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来自多个三甲医院的肺腺癌胸水标本共计110例,非癌性胸水标本20例作为对照。①制片:方法一,胸水离心,常规液基细胞薄层制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二,胸水离心,单细胞分离液处理(专利技术),常规液基细胞薄层制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②细胞图像数字化:全切片数字扫描,保存为数字文件。③标注:经过裁切与图像预处理后,使用Labelimg软件对胸水细胞进行标记,打方框并标注细胞类型,选用较典型细胞样本,分别标记淋巴细胞、间皮细胞和腺癌细胞,共标记800张图像用于训练。④机器学习:用Yolov4模型对疑似与确诊肺癌细胞进行训练,用Inception V3模型对不同分类细胞进行训练,取另外250张图像进行测试。结果 ①训练后的Yolov4模型能够对胸水脱落细胞HE染色涂片中疑似+确诊肺癌细胞进行识别标注(mAP 20%);②训练后的Inception V3模型对胸水脱落细胞病理图像中单个细胞分割后的淋巴、间皮、疑似+确诊肺癌细胞进行分类,准确度为0.98。③单细胞分离液可提高可明确标注的癌细胞数量,增加单目标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可以对胸水脱落细胞中肺癌细胞的检测与分类,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可用于辅助肺癌病理诊断。提高细胞分离的效率和统一的标准化制片,有助于促进临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病理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和实践中,南通大学医学院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开设双语教学网站,编写系列双语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等,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了科学的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造就了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病理学双语理论教学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等优势,但也存在着灵活性差、学生过分依赖课件等问题。必须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CAI课件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病理学是一门通过观察疾病形态学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疾病基本病变,理解疾病发病机制的形态学学科。受课堂时间和标本切片数量和质量限制,目前病理学实验课安排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形态学教学中数字化教学成为可能。应用数字化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对基本病理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upffer细胞(KC)、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在实验性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建立在诱癌过程中控制KC功能状态的肝癌试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癌中的CD68、CD57及Bcl-2、Bax的表达,对各组CD68、CD57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比较与相关分析,并比较各组Bcl-2、Bax的表达。结果:(1)CD68阳性细胞数在激活组、单纯诱癌组、抑制组依次递减;(2)CD57、CD68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3)抑制组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激活组,而Bax阳性率显著低于激活组。结论:(1)KC在肝脏NK细胞归巢、分化和活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KC和肝脏NK细胞可促进实验性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枯否细胞、肝脏NK细胞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菊玲  陈莉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2):143-144,146
目的:研究枯否细胞、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组织中分布规律,探讨其在P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人体肝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和NK细胞标志物CD57的表达,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形态定量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CD68阳性细胞数随PHCC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而CD57阳性细胞数在PHCC不同分化组中无显著差异;在PHCC中CD68、CD57阳性细胞数呈线性正相关。结论:枯否细胞数量与肝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与肝脏NK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病理学教学中联合应用POPS及LBL教学法,首先在总论中运用LBL教学法系统全面的教授基本病理过程的一般规律,接着在各论中运用POPS教学法学习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先让学生准确快速的掌握基本知识点,继而把学习主动权再交予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病理学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实验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讨论了留学生的现状,他们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上课活跃表现力强,但自律性差,需严明纪律,强化课堂管理。同时指出病理实验教学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规范英文版病理学实习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推行留学生PBL教学和留学生说课等教学模式,并提出充分运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课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t(14;18)易位及BCL2表达的意义。  方法  用石蜡包埋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2例淋巴结、胃肠道和咽淋巴环等不同器官或部位发生的DLBCL中CD10、BCL6、MUM1和BCL2的抗原表达, 按免疫表型将DLBCL分成GCB-DLBCL和非GCB-DLBCL两个亚型;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75例淋巴结结内DLBCL新鲜组织中由t(14;18)易位所形成的MBR/JH和lnfr/JH重组基因。  结果  142例DLBCL中, 75例(52.8%)表达BCL2。分型为GCB-DLBCL的51例中, 18例(35.3%)表达BCL2;分型为非GCB-DLBCL的91例中, 57例(62.6%)表达BCL2, 两者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同时, BCL2的表达阳性率按不同器官或部位发生的DLBCL作比较, 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8.7%的淋巴结结内DLBCL中有t(14;18)易位, 阳性病例主要见于GCB-DLBCL之中。  结论  t(14;18)易位是GCB—DLBCL亚型的遗传学特征, BCL2表达在不同亚型和不同器官或部位发生的DLBCL中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