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颅脑肿瘤手术中的优化作用。方法拟行择期手术的小脑幕上肿瘤患者42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组(D组)于2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随后静脉输注0.4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以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完成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BIS为指导,七氟醚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打开硬脑膜(T2)、关上硬脑膜(T3)、拔除气管插管即刻(T4)时MAP、HR、颅内压(ICP)的变化。记录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和术中芬太尼总量、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止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T1~T3时C组ICP,T1~T4时MAP明显高于T0时和D组,T4时两组ICP明显低于T0时,且D组明显低于C组(P0.01);T1~T4时D组HR明显慢于T0时和C组(P0.01)。D组芬太尼总量、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明显低于C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1)。D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颅内压及术后复苏方面显著优化了常用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方案,同时减少了阿片药物及吸入麻醉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TRKC在MRMT-1骨癌痛模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MRMT-1细胞胫骨注射复制骨癌痛大鼠模型,同时设立正常组做对照。术后28 d活取脊髓腰膨大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TRKC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大鼠脊髓可见TRKC mRNA表达,骨癌痛组大鼠脊髓中TRKC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发现骨癌疼大鼠脊髓内TRKC表达明显下降,为进一步研究TRKC与疼痛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宫颈椎切术是妇科疾病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短小,目前很多医院经常在局麻、甚至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操作.事实上,这种手术操作产生的刺激与不适对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恐惧与痛苦.为了使医疗更加人性化,患者更加轻松的接受手术,我们采用了骶管阻滞麻醉或者内泊酚-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现将观察结果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qRT-PCR检测中β-Actin Ct值与检测因子Ct值检出率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32只成年SD大鼠脊髓为实验样本进行两次qRT-PCR检测,并分别测β-actin Ct值和PENK、CNTF、PDGF Ct值,随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次qRT-PCR检测β-Actin 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检测均显示β-actin Ct值小于20与β-act-in Ct值大于20对其他因子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 β-actin Ct值与检测因子Ct值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3+0.708x(y:欲检测基因Ct值,x:实际测得β-actin Ct值).结论:qRT-PCR检测中可通过β-Actin Ct值预测需检测因子的Ct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45~71岁、ASAⅠ-Ⅱ级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P组: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F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C组:单纯丙泊酚,记录其术中不同时点(基础值,T0),诱导后即刻(T1),纤支镜进入声门即刻(T2),纤支镜抵达隆突即刻(T3),检查完成即刻(T4),检查完成后10 min(T5)时MAP、HR、SpO2,并记录丙泊酚用量、纤支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P组仅T1时点MAP降低,F组和C组在其余各时点MAP均降低,F组T1-T4时点HR均降低,C组T2时点HR增快。与P组相比,F组和C组MAP在T2-T5时点均降低。C组T2时点HR显著高于P组和F组。F组4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C组有3例患者出现呛咳、肢体扭动。C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组苏醒时间较其余两组缩短。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镇痛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缩短了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术前1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术前给予2ml生理盐水,每隔12小时重复给药。术后均行吗啡PCIA镇痛。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记录拔管即刻、术后2、6、12、18、24h疼痛评分,记录术后24h吗啡总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瑞昔布钠组各时点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24h吗啡总消耗量(10.4±7.6)mg,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7.7±8.9)mg(P〈0.05),相应的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较对照组为低,24h下床活动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40mg可改善单纯吗啡PCIA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动脉血压下降至失血性休克及治疗后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变化,了解缺血缺氧纠正后神经系统电活动的变化。方法:(1)记录放血前诱发电位及放血后血压50~60mmHg(6.65~7.98kPa)时的皮层诱发电位,测量皮层诱发电位潜伏期正波值、负波值的幅度及峰峰值的幅度和时程。(2)给予扩容补液治疗(补充所失血量及等量生理盐水和654—21mg/kg)半小时后血压恢复到80~100mmHg时,测定皮层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正波值、负波值的幅度及峰峰值的幅度和时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放血前后与治疗组皮层诱发电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随着血压下降皮层诱发电位正波、负波、峰峰值幅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其潜伏期、峰峰时程延长;当血压低于70mmHg(9.31kPa)进行扩容时,诱发电位不能恢复到放血前的水平。该变化规律为临床对休克的治疗和有效监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节核转录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蛋白7家族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35 mmol·L-1葡萄糖)、淫羊藿苷低(35 mmol·L-1葡萄糖+0.37μmol·L-1淫羊藿苷)、高(35 mmol·L-1葡萄糖+1.48μmol·L-1淫羊藿苷)剂量组、抑制剂组(35 mmol·L-1葡萄糖+1.48μmol·L-1淫羊藿苷+1μmol·L-1的Nrf2抑制剂ML385)。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用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氟硼二吡咯(BODIPYT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铁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rf2、SLC7A11、GPX4、血红素加氧酶1(HO-1)、环氧合酶2(COX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的BV2细胞形态不规则,出现细胞碎片,细胞光密度(OD450)值、Nrf2、SLC7A11、GPX4、HO-1表达明显降低(P<0.05),ROS和LPO水平、活性铁含量、COX2、ACSL4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BV2细胞损伤减少,细胞OD450值、Nrf2、SLC7A11、GPX4、HO-1表达升高(P<0.05),ROS和LPO水平、活性铁含量、COX2、ACSL4表达降低(P<0.05);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比较,抑制剂组减弱了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结论:淫羊藿苷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通路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铁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人前脑啡肽(homo sapiens proenkephalin,PENK)基因过表达克隆载体,研究其功能意义。 方法 用HIV载体质粒与PENK基因连接,构建成功后用双酶切及测序验证PENK克隆重组体的成功构建。用293Ta包装慢病毒后转染HT1080以测定慢病毒滴度。用PENK-HIV慢病毒颗粒转染PC12细胞,同步设立对照组(未转染PENK),对两组细胞转染后48 h采集图片并经行细胞计数,收集细胞,用RT-PCR检测各组中PENK mRNA表达变化。 结果 PENK克隆载体酶切及测序结果都验证了克隆构建成功。PENK-HIV慢病毒成功转染PC12细胞48 h后,对照组细胞数为88.60±2.55,而PENK转染组细胞数为127.93±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用HIV载体质粒成功构建的PENK克隆重组体可能会促进PC1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TURBt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最适宜方法.解剖上,闭孔神经从膀胱侧壁通过,因此手术使用的高频电切环电流可以透过膀胱壁刺激闭孔神经,引起大腿内收肌强烈收缩,导致膀胱穿孔、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均无法阻止其发生,这在电切侧壁肿瘤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