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DCB)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2月至2019年6月经P-DCB成形术治疗的43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完成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狭窄率[(12.03±2.15)%]较术前[(86.32±10.26)%]明显降低(P<0.05)。围手术期发生动脉夹层1例,无其他并发症。随访12~16个月,平均13.5个月;症状改善43例,无变化例,症状改善率为95.3%(41/43);全部病人接受DSA或CTA随访,随访狭窄率[(16.1±3.12)%]与术后即刻无统计学差异(P>0.05);5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1.6%。结论 P-DCB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评价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3例贲门失弛缓症并经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定期随访。详细询问病史,并经内镜和钡餐检查对原有的吞咽困难等症状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23例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显著改善。1次扩张有效率达86.9%(20/23),2次有效率可达100%。术中可见贲门黏膜撕裂、渗血,占73.9%(17/23),但未见致命性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各种肝病 TTV- DNA阳性的临床意义 ,并对丙型慢性肝炎的干扰素疗效及 TT病毒对干扰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半套式 PCR方法检测 TTV- DNA。结果 :TTV- DNA阳性者非甲~丙型急性肝病 4 0 .9%、乙型急性肝病 30 %、非甲~丙型慢性肝病 2 5 %、乙型慢性肝病 37.5 %、丙型慢性肝病 39.6 %。对丙型慢性肝炎进行干扰素治疗的 TTV- DNA阳性 10 1例病例和阴性 15 4例间的年龄、性别、AL T、肝组织学及 HCV- RNA量差异无显著性 ,干扰素治疗后的 AL T变化和 HCV- RNA的消长是一致的 ,和 TT病毒无关。结论 :TT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 ,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丙型肝炎病毒 ,与 TT病毒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5岁。因“腹痛半月余,加重伴呕吐、高热4天”于2011年1月19日人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腹部隐痛,向左后背部放散,屈膝位可缓解,于当地卫生所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好转,此后仍有上述症状,但较初次发作有所缓解,未予处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静脉通路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辅助下海绵窦穿刺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栓塞完全,无异常显影。术后2个月门诊随访,双眼球结膜无充血,无突眼症状,视力、视野及眼球运动均正常,无颅内杂音,无头晕头痛等表现。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窦穿刺海绵窦是治疗经典入路失败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72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SAH组、溶剂组、低剂量C3G组(10 mg/kg)、中剂量C3G组((20 mg/kg)、高剂量C3G组(30 mg/kg);每组12只。应用颈动脉穿刺法制作小鼠SAH模型,术后24 h进行Garcia评分和平衡木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每组小鼠随机取6只取外周血检测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然后取出完整脑组织进行SAH出血评分、脑水含量检测;每组剩余6只小鼠取外周血检测GSH/GSSG水平,然后取脑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KA、p-PKA、CREB、p-CREB和GCLC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脑水含量、SAH出血评分、外周血ROS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外周血GSH/GSSG比值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p-PKA、p-CREB和GCLC表达明显上调(P<0.05)。C3G明显增加小鼠神经功评分(P<0.05),明显降低SAH评分降低、脑含水量(P<0.05),明显降低外周血ROS、MDA含量(P<0.05),明显增加外周血GSH/GSSG比值(P<0.05),明显下调脑组织p-PKA、p-CREB和GCLC表达(P<0.05)。结论 C3G明显改善小鼠SAH后EBI,其机制可能是抑制PKA/CREB信号通路,下调GCLC表达,进而抑制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关节腔内臭氧介入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2—01—2012—12收治的99例KOA,随机分为臭氧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臭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膝关节腔内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结果FPS—R评分:2组治疗后2周、3个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周臭氧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臭氧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2组治疗后2周、3个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一36量表评分:治疗后3个月,臭氧组中只有RP、BP、MH、RE、VT、S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联合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治疗KOA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8.
CYPⅡ E1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CYPⅡE1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对CYPⅡE1基因分型,A型(c1纯合子)、B型(c1/c2杂合子)、C型(c2纯合子).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酗酒无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1基因频率明显降低,c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而酗酒无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c2基因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光  孟祥伟  张海荣 《吉林医学》2007,28(13):1517-152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rious: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目前全球约有超过1.7亿HCV感染患者,我国HCV感染率为3.2%,感染者约3 800万[1].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70%以上的感染者将发展成慢性肝炎,部分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10.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