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应用从加拿大引种自发性糖尿病大鼠(简称BB Wistar大鼠)进行一年半的饲养繁殖试验。通过对该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观察及脏器重量等项指标的检测以及对影响其子代发病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后代发病率较高(10%~39%),不同家系内和亲代不同交配方式影响子代发病率。此外,发病鼠的生长发育、机体代谢与人类青年型糖尿病十分相似。BB Wistar大鼠可作为一种自发性动物模型用于人类青年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的质量对医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许多医学科研的结果。调查动物家系,这对动物遗传性状的分析,进一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提高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验动物部门迫切需要了解动物家系。 根据我校实验动物部饲养一批狗的数据资料,我们研制了由计算机对储存狗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实验动物繁殖资料管理与遗传系谱编制的专用程序——ARPS(Animal Reproduction and Pedigree System)软件系统。此软件是利用dBASE-Ⅱ汇编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编写,在Apple-Ⅱ CP/M(或IBM-PC系列)微电脑支撑下运行的程序系统。ARPS系统可以将动物原始数据随时存贮于数据库中分类管理,并能以屏幕和打印形式输出3~7代内不同代数的动物遗传系谱以及各个种用动物的繁殖卡片。本文还介绍ARPS系统所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5.
对实验用犬提供稳定配方的标准化饲料,是提高实验科学性的重要环节。用颗粒料饲犬,在国外已应用多年,营养成份已标准化。但由于要适应犬的消化生理特性,目前国外商业化产品的技术仍属保密。我国饲养实验用犬的工作,虽然也进行了数十年,  相似文献   
6.
自从兔用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研制成功並在各地推广后,为实验用动物饲料的颗粒化、标准化创造了开端。关于犬科动物饲料颗粒化已摆上议事日程。 1980年,我们在用不同饲料配方制成的膨化颗粒饲料进行摸索性研究时,遇到了不少问题,往往营养成份达到国外标准,但不为狗所喜食。而且膨化颗粒机制成的颗粒料含水量高,不易保存。 1982年,我们根据犬科动物消化生理及神经发达的特点从、饲料的营养、气味、适  相似文献   
7.
Fisher 344大鼠是一种近交系大鼠,1920年美国哥仑比亚大学Curtis开始用于癌症研究,1949年由Heston引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随后分成Dunning和NIH两个种群。F_(344)大鼠主要用于肿瘤、药理、毒理和畸胎学试验。我部于1985年25日从NIH引入近交系大鼠F_(344)/NF_(149)代3♂3♂。经过3年多饲养观察,现将其生长发育及繁育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使用从加拿大引种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在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病后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观察。据生长发育、代谢、血液、生化与病理等指标表明,此种“BB”wistar系大鼠是一种典型的自发性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发病时间为出生后50~213日(平均117日)。临床表现为,高血糖(200~794mg/dl)及酮尿,尿糖含量为20~270mg/dl,体重增长低于对照组(远交系Wistar大鼠),采食量与排尿量皆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与电镜显示病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糖原沉积;胰岛内β细胞大量破坏并减少,造成胰岛素分泌缺乏。大鼠发病后即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剂量按不同病情,以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使用《简单数据管理》S.R.F.软件,在Apple Ⅱ机算机上实现了实验动物的数字资料和文字资料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Sprague-Dawley(SD)系大鼠是 Dawley 在1925年培育成功。1982年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首先自国外引进,建立生产群。据报道:大鼠阴道开口的时间是34~109天,初次排卵周期到来的时间是45~147天。范围变化如此之大。给科研工作和生产繁殖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