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前牙楔状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敏  孙良丰  林志成 《四川医学》2003,24(3):293-294
目的 采用相同个体 ,相同环境的楔状缺损牙进行对照研究 ,以比较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在楔状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临床上选择有牙颈部楔状缺损的非龋性患者 70例 ,共 2 80颗牙 ,分成两组 ,分别使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 ,经 3个月、1年、2年追踪观察。结果  3个月被修复牙的敏感症率 ,1年及两年后之失败率显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成功率显著高于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 (P <0 .0 1)。结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目前修复楔状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资中龙江地区中青年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及阻生情况。方法 2011年6~10月由龙江中心卫生院组织公共卫生健康体检的资中县龙江镇全区人群中年龄在18~38岁的中青年为调查对象,共1446人。对萌出位置、阻生类型、阻生牙类型与智齿冠周炎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1446人中下颌第三磨牙萌出1995颗,阻生牙628颗(31.48%),女性第三磨牙阻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阻生牙并发冠周炎的有259例,中位阻生占61.20%。结论下颌第三磨牙以中位阻生和近中阻生为主。近中阻生和中位阻生易发智齿冠周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100例种植修复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探讨种植修复后种植体的存留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减少种植修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纳入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行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入院信息、基本临床资料、种植修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行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种植体143枚。种植体累计取出、脱落3颗,存留率为97.90%,不同分类种植体留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按照修复并发症类型统计各修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发生率前三的的并发症分别是食物嵌塞(45.0%)、基台或基台螺丝松动(6.0%)和邻接丧失(5.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较≤18岁的患者更高;相较于骨量充足的患者,骨量不足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升高,糖尿病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性别和吸烟对并发症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食物嵌塞和基台或基台螺丝松动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后牙区、高龄、骨量不足和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 sublingual gland cyst, SGC)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SGC 1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内入路93例,袋形缝合术5例,颌下入路15例,口内联合颌下入路5例。将手术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2年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舌下腺组织与囊壁均可见慢性炎症表现。口内入路、袋形缝合术、颌下入路和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治疗SGC总有效率分别为94.6%、60.0%、86.7%和1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0%、40.0%、20.0%和40.0%。口内入路和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治疗者术后2年复发率低。结论单纯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采用口内入路与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手术,疗效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 7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 7~ 10天注射 1次 ,2~ 4次为 1个疗程 ,同时设立 78例单用鱼肝油酸钠和 73例单用平阳霉素腔内注射作为对照。结果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 1~ 2年内随访 74例 ,总愈显率 97.30 % ;单用鱼肝油酸钠组总愈显率 78.2 1%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单用平阳霉素组总愈显率 87.67% ,与联合用药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有显著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腭裂整复术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腭裂整复术手术创面大,涉及的解削部位多,颌面血供丰富,患者不合作等,常导致术后出血.腭裂整复术出血多发生在术后6 h内,患者尚未彻底清醒,很容易误吸引起呼吸意外.因此,查明出血部位,及时彻底止血尤为重要.本文对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近十年来367例腭裂整复术患者中41例术后出血进行临床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对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笔者科室就诊的82例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可摘义齿修复,B组患者采用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咀嚼效能、牙周相关指标、牙齿松动度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1年咀嚼效能均高于修复前,修复后1年高于修复后6个月(P<0.05);B组修复后6个月、1年咀嚼效能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两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修复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修复后两组牙齿不松动例数高于修复前,Ⅰ度、Ⅱ度松动例数低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B组牙齿不松动例数高于A组,Ⅰ度松动例数低于A组(P<0.05)。修复后B组义齿固位能力、语音能力、咀嚼能力、外部美观度、舒适感满意度高均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有助于提高其咀嚼效能,改善牙周出血,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长度约3~19cm下颌骨缺损采用非血管化自体肋骨移植修复,并于术后4周、8周、1年采用X线片观察、了解移植骨骨痂生长情况.结果:25例中23例4周时有少量骨痂形成,8周时骨痂形成明显,1年后骨性愈合;1例因感染,愈合延迟,但1年后仍骨性愈合;1例因感染,移植骨坏死取出.结论:非血管化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极为理想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在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运用开窗减压术对42例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治疗,在术后3月、6月、9月、12月行全景片检查,与术前全景片进行比较,囊肿完全消失者不需Ⅱ期手术,否则通过Ⅱ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来达到治愈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目的。结果:42例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运用此方法治疗后,术后3月囊肿均明显缩小;术后6月囊肿完全消失5例;术后9月囊肿完全消失8例;术后12月囊肿完全消失11例;仍有18例囊肿未完全消失者,通过Ⅱ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内江地区青少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探讨青少年恒牙患龋原因,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考"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内江市五个区县及市区,随机抽取12个调查点,分12岁和15岁两个年龄组,各调查600人,男女比为1:1,共调查1200人。结果:内江地区12岁组总患龋率38.3%,龋均为1.02;15岁组总患龋率为48.3%,龋均为1.38。12岁组与15岁组的患龋率与龋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总患龋率为40.00%,龋均为1.05;女生总患龋率为46.70%,龋均为1.35。男女生组的患龋率与龋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江地区青少年恒牙患龋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龋病广泛存在,须加强防治,普及口腔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