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h均有所下降,6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伤情判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重型颅脑创伤患者56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重型组(6~8分)、特重型组(3~5分)两个亚组,治疗4个月后对比预后评分(GOS评分),测定不同时期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结果 GCS 3~5分与6~8分组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入院后5 d内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CS 3~5分组血清COR、ACTH、血糖浓度高于GCS 6~8分组(P<0.05)。GCS 3~5分组死亡率明显高于6~8分组,颅脑损伤组第1 d血清COR、ACTH、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血清COR、ACTH及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监测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 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 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 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 h均有所下降,6 h开始上升,24 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h均有所下降,6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手术后辅以中低剂量放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9年至2008年收治的54例儿童(≤16岁)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进行手术联合γ-刀中低剂量放射治疗.其中肿瘤位于松果体区34例,松果体并鞍区10例,鞍区4例,松果体区并侵及邻近脑室3例,基底节区3例.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生殖细胞瘤,手术后辅以中低剂量( 25 ~ 35Gy)的放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结果 46例随访者中40例(87%)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复发,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6例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或放疗后效果差.结论 手术后辅以中低剂量的放射治疗应为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治疗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手术前后体质量减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MTL水平低于术前,VIP水平高于术前,两组血清SS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血清M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