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死亡病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分析2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与结论:急性胆管炎患者有五联征(休克,黄疸,高热,腹痛,精神症状)出现之前尽量手术,以免贻误手术时机,应早期大剂量应用氟美松。对于已出现休克的患者,应先积极抗休克治疗。一旦休克纠正,即应不失时机予以手术。高龄,合并严重并发症。贻误手术时机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1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7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 13例治愈 ,4例死亡。结论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困难 ,误诊率及病死率高 ,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采取手术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4.
妊娠相关乳腺癌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由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的变化及其对癌瘤产生的影响与妊娠期乳腺癌相似,所以常将二者统称为妊娠相关乳腺癌,其诊断范围为妊娠期、哺乳期或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原则存在一定争议,现将我院收治的妊娠相关乳腺癌20例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钠与痛点水针刀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膝关节骨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膝关节注射与痛点水针刀结合治疗.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2ml(含玻璃酸钠20mg),每周注射一次,5周为一疗程.水针刀痛点治疗每周一次,5周为一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VAS评分为7.62±0.6,疼痛评分于治疗后28.85±3.83天消失.治疗前48例患者膝关节有晨僵.治疗前平均晨僵时间8.66±3.23分钟,晨僵消失或时显缓解时间为治疗后28.06±5.86天.结论 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与痛点水针刀治疗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骨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作用持久且不易复发,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2例导管扩张症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误诊为乳腺癌14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误诊率43.7%。42例中32例行乳腺象限或小叶切除;有脓肿形成10例先行一期切开引流,1个月后二期手术切除。6例术后复发。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后易复发,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乳腺癌围手术期出现肺栓塞比较罕见,文献报道为0.13%和0.51%。但发病凶险,病死率极高,抢救成功者很少。现就我院1996年7月-2007年1月发生的4例乳腺癌术后并发肺栓塞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环磷酰胺(DC方案)与多西他赛、吡柔比星(DT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麦默通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可手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DC组(35例),DT组(38例),分别给予DC方案,DT方案化疗3个周期,DC组35例,DT组38例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DC组,DT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化疗前后ER、PR、HER2变化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DT组优于D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均为阴性患者对化疗敏感,DT方案对于HER2高表达患者疗更敏感。结论DT及D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DT方案优于DC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 10年来 ,我院共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32 6例 ,其中 4例发生胃瘘。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0~ 6 0岁 ,平均 41岁。术前诊断均为门脉高压并食管下段静脉重度曲张。择期手术 2例 ,急诊手术 2例。 4例胃瘘发生在术后 3~ 12天 ,平均为 7天。均采用手术治疗 ,术中证实为胃底大弯侧瘘 ,行胃修补术。其中 3例治愈 ,1例术后 2天死于中毒性休克。讨论 :术中操作不慎是导致胃瘘的主要原因。由于胃底大弯侧位置较高 ,且此处脾胃韧带较短 ,切断结扎脾胃韧带时往往损伤胃壁 ,导致胃壁浆肌层裂开 ,或线结结扎胃壁 ,术后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