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73例,其中前期35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A组),后期38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B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以及腰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末次随访时,B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A组,Cobb角显著小于A组,远期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术后ASIA分级情况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腰痛整体情况优于A组,其中无痛例数显著多于A组,中度疼痛例数显著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改善伤椎稳定性,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重建钛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人为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分离修复后予重建钛板固定,采用32排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14.11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修饰后构建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入有限元的后处理模块,通过应力、应变云图等观察骨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应力相对集中于钢板左侧端第三孔的内侧骶骨端,因此钢板左侧端第三枚钢钉处为最易断裂处;外侧髂骨端应力分布最小,4枚螺钉尖应力小于钉与板间的应力分布。结论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重建模型,测定应力、应变,通过模拟更准确地分析出固定方法的可靠性,为骨盆骨折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有限元法可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分析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多孔钽棒支撑植入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患者(均为FicatⅠ、Ⅱ期)15例(18髋),男10例12髋,女5例6髋,26~55岁,平均38.6岁。均采用多孔钽棒支撑植入治疗。观察手术操作过程、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8~32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受限症状均明显缓解。至末次随访,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统计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多孔钽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对股骨头及软骨下骨板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力学支撑,多孔钽棒支撑植入术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早期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寰枢椎的解剖观测,为寰枢椎骨折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在5例经防腐处理头颈部标本上模拟寰枢椎骨折经皮撬拨复位术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经皮撬拨齿突、寰椎侧块的进钉点及进钉方向,在X线片和断层标本上测量撬拨针通道及深度。结果:测出经寰椎侧块撬拨齿突进针点位于乳突下方1.5cm(1.3~1.7cm),乳突前方1.2cm(1.0~14cm);进针方向与正中矢状线的夹角约为60°(55°~6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3°~7°);进针深度7cm(6.2~6.8cm)等体表定位参数。实验5例经寰椎侧块对齿突撬拨,未发生损伤神经、血管及撬拨针滑入椎管损伤颈髓等情况。结论:寰枢椎骨折具备经皮撬拨复位、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EphrinB2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标本63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hrinB2蛋白的表达及MVD水平。 结果 EphrinB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0 %(51/63),正常组织中则为32.0 %(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rinB2蛋白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为39.39±8.97,阴性表达组为33.00±10.19,EphrinB2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phrinB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Duke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phrinB2蛋白是反映结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胰腺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手术治疗的121例HT合并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21例HT合并PTC患者中,男性7例(5.8%),女性114例(94.2%);年龄<55岁93例(76.9%),≥55岁28例(23.1%);肿瘤最大径≤5 mm者40例(33.1%),>5 mm者81例(66.9%);肿瘤位于单侧腺叶者90例(74.4%),双侧腺叶者31例(25.6%);多灶肿瘤45例(37.2%),单灶肿瘤76例(62.8%);有包膜侵犯56例(46.3%),无包膜侵犯65例(53.7%);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10.7%),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08例(89.3%);中央区淋巴结有转移52例(43%),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69例(5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5 mm、包膜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年龄、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是否多灶性、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T合并PTC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5 mm、包膜侵犯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Gamma3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数据库、AO/ASIF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Gamma3钉与PFNA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各类型对照研究,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使用Cochrane制作的Review Manager 5.3.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PFNA组较Gamma3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但二者在髋功能评分、髋功能优良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内固定物切出与移位率以及内固定物周围再骨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较Gamma3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失血量,但在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成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选取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同时开展上述两种手术的医院较少,同时使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数量较少,仍有待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得出可靠结论。  相似文献   
8.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1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按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8例,D级11例,E级12例。36例行横突间及小关节植骨,33例行椎管减压。结果:4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1例植骨未融合,其余植骨均融合,伤椎获得骨性愈合,椎体前高、后高分别由术前平均压缩剩余高度的46.4%和93.1%,恢复到术后的94.6%和98.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3°恢复至术后平均3.5°。1例ASIAA级及25例ASIAB级以下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术后均有1~2级以上恢复。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及开窗减压适应证,按需要行后外侧充分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大多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双动头半髋置换术中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我科从2012年0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行双动头半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住院号尾数单双号把病人随机分为2组,共获得有效病例43例,其中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简称“保留组”)25例,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简称“切除组”)1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及双动头假体活动情况,其中髋关节功能比较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年以上随访,术后1年随访期内2组在髋关节功能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假体活动对比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者在假体内外球头活动构成比上未见差异,术后1年时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外球头活动丢失数较多,而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有更多的内球头活动丢失。二者在假体活动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动头半髋置换术后存在较高比例的球头活动丢失,在术后早期,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以外球头活动丢失数较多,而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以内球头活动丢失较多;术后早期内、外球头活动丢失情况与关节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对中长期关节功能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在创伤救治中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满足急救固定兼顾抗休克的骨折外固定器材.方法:采用聚丙烯热塑材料制作大、中、小不同型号的充气式下肢外固定器;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测定该固定器与小夹板弹性及刚度的差别,并测试固定器阻断下肢动脉血流时所需充气压力.结果:该固定器弹性及强度均优于传统小夹板,可100%阻断下肢血流,充气压力随肢体周径的增粗而增大.结论:经生物力学实验及压力测定,该固定器固定牢靠,与肢体服帖,具有可阻断下肢动静脉血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