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总结唐和唐以前医学发展的成就,纂著了我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两方合称《千金》。《千金》针灸学有许多震古烁今的重大研究新成果,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是针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针刺法的论述较前有所发展,仅考述于后。一、针具《内经》有“九针”,《千金》皆沿用之。但常用的针分两类,即“白针”、“燔针”。白针包括毫针、锋针、铍针及大针。燔针是指火针,火针亦是锋针。《翼方》卷29针灸下日:“九针最妙”。《…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从1977~1983年对12例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膨胀满、喘息、纳差、神疲之证,施用针刺、艾和盐麸热敷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兹报道于下。一般资料:12例皆系农民,素体较差,年龄最小28岁,最大43岁;怀孕数次最少5次,最多12次。均合并有输卵管粘连或卵巢囊肿等病证。腹胀发作最短在术后10天,最长在术后21天,发作1次7人,2次4人,3次1人,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一周。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采取针刺,艾灸,和青盐麦麸炒热熨敷治疗。针刺:主穴取中脘、梁门、天枢,用平补平泻手法,取穴:足三里、合谷,用补法。艾灸:用炷灸关元、气海、中极、神阙,一般5~10壮,以局部皮肤灼热微红为度。热敷:青盐、麦麸适量,分别炒热,用新毛巾分包,约20~30分钟交替热敷中、下腹部,以出现矢气、腹胀减轻为度。一般需约1~2小时。每日1~2次,视病情酌定。  相似文献   
3.
针灸在陕甘宁边区医药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其“简、便、廉、效”,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较快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广泛应用于临床。边区针灸学的发展为解决边区缺医少药困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为中西医结合树立了典范,为新中国针灸学的繁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针灸队伍发展陕甘宁边区创建初期,全区仅有中医1074人,西医200人,而巫神竟有2096人。中医虽是边区医疗队伍的主体,但因他们长期受封建迷信思想等的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应用《金匮要略》甘草粉蜜汤一方,铝粉代以米粉,加驱蛔止痛药治疗蛔虫性腹痛症80例,治愈75例,好转5例,有较好的止痛、驱虫效果。现将方法介绍于后: 一、治疗方法:加味甘草粉蜜汤由甘草10~15克蜂蜜30~60克川椒3~6克鸟梅20~30克苦楝根皮20~30克使君子(去壳)15克元胡索(醋炙)10~15克粳米粉30克水煎纳蜜,成人分二次服完,小儿酌减。本方视证只加不减,伴恶心呕吐加灶心土15克,  相似文献   
5.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第29卷、第30卷和《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第26卷、第27卷、第28卷设针灸专篇,总结了唐和唐以前针灸学发展的成就,论述了针灸基础理论及临床经验,现就《千金方》灸疗法则简要考述于下。一、施灸材料与器具《千金》施灸材料仍以传统的艾叶为主,常用农历三月三或五月五日摘采阴干的艾叶三月三日艾多用于治疗急性暴病,取其火力强:五月五日艾叶多用于治疗陈顽难病,取其药力峻猛:如《翼方》卷17中“第一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取穴和辨证加减穴位,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原则配合常规针刺,每天1次,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检测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HBV)、全血低切粘度(LBV)、血浆比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g),血细胞比容(HCT).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 疼痛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减少,HBV、LBV、PV、Fig、HCT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HBV、LBV、PV、Fig、H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指导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可广泛应用于指导临床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 程某,男,5岁。1977年10月4日初诊。家长代诉:患儿泄泻清水样便已月余,遇寒伤食即发,日行十余次,伴全身水肿、少尿五日。先后服用中西药物效差,一周前曾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出院。近日病情急笃,而来诊治。症见面色(白光)白,烦躁不安,面肢肿胀,四末不温,口舌生疮,呕吐泄泻,脘腹胀满。唇  相似文献   
9.
<正> 中医封赞化先生,号北极,陕西耀县(古华原)西塬下楼村人。生于清季同治七年(公元1867年),十八岁入学,酷爱医学,潜心钻研中医学经典著作,晚年诊暇之余,辑其毕生医疗心得之精华,分内、外、妇、儿、眼等科,授业以道。1938年先生不幸病卒于赵家庄,享年七旬有二。解放后,1959年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整理编辑了先生的手抄杂记及临床有效记录,订名曰《中医封赞化遗稿》(以下简称《遗稿》)并内部发行。该书约3万余字,分内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