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ERCP诊断情况,以及ERCP相关性治疗,包括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D)、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ERCP支架植入术的应用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经ERCP检查,共成功发现病变显影54例(79.4%),其中壶腹癌(16/18)、乳头癌(10/12)、胆管下段癌(8/l0)、胆囊癌(5/5)、肝癌侵犯胆管(2/2)肝门部胆管癌(6/11)、胰腺癌(6/8).术后7d胆红素及AL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8例(14.8%),电解质紊乱9例(16.7%),并发消化道出血3例.49例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死亡12例(24.5%).结论 ERCP及其相关治疗手段能够减轻黄疸,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acute obstructive renal failure,AORF)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上尿路结石完全梗阻是造成AORF的主要原因。目前微创手术是治疗AOR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1]。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将引流和取石同时进行,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3]。然而对上尿路结石致AORF患者能否急诊行MPCNL,其安全性及疗效目前报道较少。我院对38例上尿路结石致AORF患者急诊行MPCNL治疗,疗效显著并安全可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42岁,哈萨克族.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12 h.查体:意识清楚,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颅CT:右侧颞顶叶区脑出血,出血量约25 ml.  相似文献   
4.
1998年11月-2008年10月,我们共收治表现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3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16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①无效证件多;②检验项目不全;③省、市、县3级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在检验项目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42岁,哈萨克族。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12h。查体:意识清楚,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颅CT:右侧颞顶叶区脑出血,出血量约25ml。用YL—Ⅰ型微创针(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在局麻下行血肿清除,手术顺利,经2d的尿激酶灌洗加引流,  相似文献   
7.
既往我院采用平皿倾注法和Rodac平皿压印法来监测医护人员手的细菌培养,但存在缺陷,现将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广伟 《安徽医药》1997,1(4):40-42
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县(市)级国有医药商业企业,由于思想观念和经营机制转变迟缓,加上自身规模小而散、实力弱、负担重等多种原因,造成经营萎缩,市场丢失,销售下降,效益下滑,亏损增加,有的已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县(市)级医药商业虽是小型企业,但它们却占国有企业的95%以上,覆盖地域广,联系广大城乡,关系到地方经济和政治安定。因此,笔认为,应当引起重视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探讨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复杂、病死率高。有关SAP的治疗方案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形成了以“个体化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使SAP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不尽如人意。外科干预在SAP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外科干预在SAP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外科干预在SAP治疗过程中的意义SAP由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局部病变进而导致全身性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外科干预是处理局部病变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胰腺坏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的治愈率增加,并且手术带来的创伤、并发症等不利因素也影响着外科手术干预的开展,因此,外科干预在SAP治疗中的主导地位有被淡化的趋势。这有可能导致一些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错过最佳的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 男,3岁.头痛伴恶心、呕吐5d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差,于2010-05-04入院.头颅CT示右侧颖顶部低密度巨大占位,有完整包膜,与脑组织分界清楚.查体:双侧视乳头水肿,左侧肢体肌力略差,左侧巴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