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临床已经确诊的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纯中药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通过2~12个月的中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及功能状况,应用中医中药对本病的保守治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扶阳法”是以重视、推崇阳气为基本思想,在遣方用药上擅长运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药物治疗阳虚证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学习火神派理论及临床经验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针对某些疑难病证从辨阴阳出发,对其真阳虚损之病证,运用扶阳法治疗,每每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略论之。  相似文献   
4.
痹有寒热之分,人所共知,不必赘述。自《内经·素问》以来,论风寒湿痹者为多,而论热痹者较少。由于时代的变迁,生态环境、生活节奏、居处条件、饮食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因而笔者发觉近年热痹有增多趋势,故不揣冒昧,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豨莶草治顽固性失眠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豨莶草,《新修本草》谓:“辛苦,微寒。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解毒”。其苦寒入肝肾,豨莶草通过清肝肾郁热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顽固性失眠患者多兼肝肾郁热,热侵心包,致心肾不交而失眠。临床经常遇到失眠患者,症现复杂,如:体倦神疲,头眩目重,面色不华,脉细弱,舌淡等,为血不养心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对《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可谓全盘继承了。  相似文献   
7.
孙崇恕 《包头医学》1997,21(4):173-173
  相似文献   
8.
痹有寒热之分,人所共知,不必赘述。自《内经·素问》以来,论风寒湿痹者为多,而论热痹者较少。由于时代的变迁,生态环境、生活节奏、居处条件、饮食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因而笔者发觉近年热痹有增多趋势,故不揣冒昧,略陈管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