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出口梗阻型便秘 ,临床女性多见 ,往往是一组导致顽固 性便秘的常见病 ,其中直肠前突、直肠内脱垂、肛门狭窄相互 影响 ,共同作用 ,导致排便障碍常见 ,保守治疗常难奏效。我们自 1 998~ 2 0 0 0年设计了综合手术疗法治疗本病 82例 ,疗 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82例均为已婚经产妇 ,年龄 2 8~ 76岁 ,平 均 40 .1 2± 8.1 5岁 ,病程 1~ 40年 ,平均 8. 45± 6. 92年 ,大便 秘结 53例 (64. 6%) ,大便稀软 1 8例 (2 0 . 8%) , 1~ 1 0天排便 1次 ,平均 3 .2 5± 1 . 3 2天 ,均有大便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麻杏润肠丸对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80例CF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我院自制增液润肠丸,对照组20例给予西药西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液润肠丸治疗CFC有良好功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清热利湿化瘀法治疗肛周湿疹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认为脾虚湿阻是肛周湿疹的首要病理基础,血瘀风燥是肛周湿疹的主要病理转归,提出清热利湿化瘀法是肛周湿疹治疗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合并直肠内脱所致便秘是个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近年来,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肛肠外科学者的重视.若单纯采取保守疗法,靠服用缓泻药物,往往疗效欠佳;而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仍用常规的经尾骶下切口作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手术复杂、创伤面大、易感染、复发率高等不足.笔者自1995年10月起,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取耻骨直肠肌挂线勒开松解术和直肠内脱消痔灵阶梯式注射上提固定术,共治疗本病6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艾征  孙宏普 《河南中医》2012,32(11):1458-1459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治疗1个月;治疗组30例,异甘草酸镁加中药直肠滴注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减毒增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十全大补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1.63%(40/49),高于对照组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均上升,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脱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十全大补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身体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肛肠外科临床实践中 ,通过多年来临床反复观察验证 ,体会到肛肠病患者术后伤口变化情况 ,可辨证合理地分为三期 ,即疮疡祛腐期、生肌长肉期、收口敛皮期。依此分别给予辨证选用恰当的药物 ,进行换药上药处理 ,疗效满意 ,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1 辨证施治在肛肠外科换药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将18个临床中心的3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阳性对照组(118例)、联合用药组(119例),试验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口服,阳性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用药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疗程6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周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355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318例,试验组101例,阳性对照组104例,联合用药组113例。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1.09%(92/101),阳性对照组为84.62%(88/104),联合用药组为95.58%(108/113),联合用药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 用药6周后,试验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改善脓血便方面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 联合用药组对于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的改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和美沙拉嗪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阴虚热毒型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阴虚热毒型肺腺癌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予GP方案化疗,28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卡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控制率为69.23%,对照组为53.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降低,卡氏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卡氏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阴虚热毒型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术肠炎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采取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观察组采取参术肠炎清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3个疗程,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75.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7例消化道反应、血细胞减少、皮疹等副作用,发生率为35.0%。结论:参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远期疗效高,具有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