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杨素艳  孙夫强  段洋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7):3422-3426
背景 新生儿败血症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早发型败血症(EOS),因此早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新生儿外周血采血量有限,而脐血作为新生儿出生后最早的血液标本,血量充分,且收集方便。目的 探讨EOS早产儿脐血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观察脐血培养阳性患儿炎性指标变化,以期为EOS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疑似或确诊宫内感染的产妇及其早产儿(胎龄≤37周)共150对,其中102例早产儿诊断为EOS,48例早产儿未诊断为EOS。于早产儿出生后即刻留取脐血,出生后24 h内留取外周静脉血,行血培养。分别于EOS患儿出生后0~<24、24~<48、48~72 h检测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比较脐血培养阳性与脐血培养阴性EOS患儿不同时间炎性指标。EOS患儿脐血、外周血培养报警阳性后,进行脐血、外周血细菌鉴定。结果 EOS患儿脐血培养阳性率〔19.6%(20/102)〕与外周血培养阳性率〔16.7%(17/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OS患儿脐血、外周血培养阳性率均为0。脐血培养阳性EOS患儿出生后0~<24、24~<48、48~72 h hs-CRP、PCT高于脐血培养阴性EOS患儿(P<0.05);脐血培养阳性EOS患儿出生后0~<24 h WBC低于脐血培养阴性EOS患儿(P<0.05);脐血培养阳性EOS患儿出生后48~72 h PLT低于脐血培养阴性EOS患儿(P<0.05)。EOS患儿脐血培养共鉴定出2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包括葡萄球菌1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株、无乳链球菌2株),革兰阴性菌5株(包括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EOS患儿外周血培养共鉴定出17株致病菌,其中15例患儿外周血培养鉴定结果与脐血培养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EOS患儿脐血培养阳性率与外周血培养阳性率相似,但脐血取血方便,留血量充分,有利于进行EOS的诊断。新生儿出生后若hs-CRP、PCT升高,WBC、PLT降低,提示可能存在EOS,可酌情调整抗生素用药,并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确定抗感染疗程及进一步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当中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占早产儿死亡的50%~70%,常需要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治疗NRDS,CPAP是在患儿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呼吸由病人自主进行.吸气不加压力,而于呼气末给以不定的正压,使呼气末压不降到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早产儿尿S100B蛋白对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SEH-IVH)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早产儿84例于生后24h及120h留尿测定尿S100B蛋白,同时观察临床表现及头颅B超检查,对早产儿SEH-IVH进行早期评估。结果:SEH-IVH组(27例)尿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4例),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SEH-IVHⅠ级16例,SEH~IVHⅡ级8例,SEH-IVHⅢ级3例,尿S100B蛋白随SEH-IVH分级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SEH-IVH 27例中13例在生后24h时尿S100B蛋白即升高,10例为生后120h检测时升高,4例变化趋势平稳;对照组44例S100B蛋白动态检测呈下降趋势。84例早产儿其中痊愈54例,好转27例.恶化及死亡3例,病情恶化及死亡者尿S100B蛋白水平最高,24h可高达(8.32±1.90)μg/L。结论:动态监测尿S100B蛋白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对早产儿SEH-IVH可早期做出更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指多种病因所引起的新生儿出生后肺生障碍,以至于在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水平出现右向左分流,从而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青紫,甚至死亡。它是一种威胁患儿生命的疾病,1000个活产婴儿有1.9例发病[1,2],死亡率高达20%[3] ,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包括认识障碍、听力损伤和频繁再入院等[4]。1969年,Gersony首先报道该病为“持续性胎儿循环”[5]。1976年Levin以“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命名该病[6]。  相似文献   
5.
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夫强  段洋  王林 《天津医药》2012,40(7):682-684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0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方法 30例肺血管痉挛和6例解剖性血管梗阻PPHN患儿,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和吸入NO治疗。NO吸入前、后30分钟及24小时监测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无创血压、SPAP、心率、平均气道压、经皮测血氧饱和度(TcSaO2),NO吸入30分钟及24小时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Hb)浓度与NO2浓度。结果 Ⅰ组26例(86.67%)患儿治愈,氧合指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Ⅱ组患儿治疗无效。 结论 肺血管痉挛型PPHN患儿尽早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吸入。≥34周早产PPHN患儿可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NO吸入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M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MISA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胎龄≤ 32周,且临床考虑为RDS早产儿(n=148)的基本信息、围产期情况、用药情况、合并症、临床转归等病例资料。根据MISA治疗是否失败(MISA失败定义为MISA后72 h内需要机械通气)分为MISA失败组(n=16)和MISA成功组(n=13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SA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结果 MISA失败率为10.8%(16/1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前RDS > Ⅱ级发生率高、用药前平均动脉压低、用药前脉压差大、首次给药剂量低、注药时间及总操作时间长是MISA失败的危险因素(分别OR=5.983、1.210、1.183、1.055、1.036、1.058,P < 0.05)。控制上述高危因素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SA失败组BPD的发生率高(OR=8.537,P < 0.05)。结论 给药前RDS程度重、血压监测平均动脉压低、脉压差大是MISA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PS给药剂量低、注药时间及总操作时间长可能增加MISA失败的风险;MISA失败可能导致早产儿BPD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9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院后喂养方式分为母乳+早产儿配方奶混合喂养组(Ⅰ组)和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Ⅱ组),监测入组后6个月内体重、身长、头围、Kaup指数及部分理化指标,并作组间比较,藉此评价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出院后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意义。结果入组时两组在性别比例、孕周和出生体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Kaup指数,在喂养后2月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3个月始Ⅱ组较Ⅰ组增长快(P0.05);身长从第4个月,头围从第5个月起,Ⅱ组较Ⅰ组增长快(P0.05);血色素从第5个月以后,Ⅱ组高于Ⅰ组(P0.05)。观测过程中两组的Ca、P、AK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是早产儿出院后喂养品的良好选择,有益于低体重早产儿实现追赶性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产低体质量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HP)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生后筛查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计算THP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胎龄≤32周组THP的发生率为64%,明显高于33~36周组及≥37周组;出生体质量≤1500g组THP的发生率为80%,明显高于1501~2499g组及≥2500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前感染与THP发生相关。结论:胎龄≤32周或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低体质量儿THP发生率分别为64%及80%。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红细胞增多症是TH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胃动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胃动力及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9例(试验组),每8h口服红霉素1.7mg/kg,分别记录用药前24h及用药后24、48h喂奶量及胃内残留奶总量。同时以19例同胎龄相近体重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喂养相同奶量,详细记录胃内残留奶总量。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胃内残留奶总量减少,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P<0.01)。(2)试验组用药24及48h后胃内残留奶总量较用药前减少,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P<0.01)。(3)试验组用药48h比24h的胃内残留奶量减少(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红霉素能促进早产儿胃排空,减少胃内残留奶量。  相似文献   
10.
固尔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性应用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固尔苏对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方法将30例≤28周及28-32周高危早产儿作为实验组,预防使用固尔苏。对照组25例符合上述标准但生后未固尔苏预防性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RDS发生率、严重程度、FiO2、血气分析、住院天数及转归等。结果实验组患儿在RDS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后吸氧浓度、吸氧天数、住院天数、生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转归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RDS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