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采用病灶清除加前路植骨融合,Zplate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2例,治疗结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1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31例,所有入选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唑来膦酸与化疗的联合治疗,并分别对治疗后的镇痛显效情况和骨转移灶修复情况以及功能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0.65%;骨转移灶修复的总有效率为61.29%;功能状态改善的有效率为64.52%。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3年来,我们采用自制创生膏治疗各种外伤、手术及褥疮引起的局部皮肤缺损44例,起到了促进缺损区肉芽及皮肤生长的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自2003年5月~2008年6月共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L2~3)8例,均采取后方入路手术治疗,2例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4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2例在全椎板减压后置放Cage行椎间融合术.结果 本组8例随访时间1~2年,平均12年.参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程度.疗效评定结果为优6例,良2例.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相对较少,突出容易累及神经根,造成较大范围的神经损害.一般认为外伤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原因.该病临床表现较复杂,易误诊.对症状典型、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尽早手术治疗.尽早解除突出椎间盘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自2003年5月~2008年6月共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L2~3)8例,均采取后方入路手术治疗,2例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4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2例在全椎板减压后置放Cage行椎间融合术.结果 本组8例随访时间1~2年,平均12年.参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程度.疗效评定结果为优6例,良2例.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相对较少,突出容易累及神经根,造成较大范围的神经损害.一般认为外伤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原因.该病临床表现较复杂,易误诊.对症状典型、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尽早手术治疗.尽早解除突出椎间盘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AF钉内固定及椎板减压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68例患者X线片显示椎体前、中柱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手术前平均48%,手术后恢复到89%,Cobb角手术前平均35°,手术后恢复到平均9°。除6例完全截瘫及6例E级病例外,其余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标准均有Ⅰ-Ⅱ级以上改善。结论: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复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实用且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不同手术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上述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前路手术组、后路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分别实施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前路和后路联合手术.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情况,主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 联合手术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后路及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病均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前后路联合手术稳定性强,有利于康复,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以来,作者应用手法整复自制超长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2~4掌骨干骨折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骨愈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雷洛昔芬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限为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腰椎正位(L_(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_(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血清TRAP-5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 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 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