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在进行了LRFA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0例患者腹腔镜及术中超声共发现瘤体42个。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治疗,同时行胆囊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73.5±28.7)min。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100%。随访5-33个月(中值19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2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1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大肠癌肝转移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灶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改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法:6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采用爱西特保留灌肠,将爱西特40片研成细末,加生理盐水150ml保留灌肠,隔日1次。改良治疗组44例,采用晚饭后口服爱西特40片,次日口服20%甘露醇250ml导泻,隔日1次。结果:治疗组中纳差、恶心、呕吐及乏力等症状改善明显,两种治疗方法均有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的作用,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1996年8月~2000年8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1例,行原发癌与转移癌同时切除者9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6月再切除肝转移灶者18例;切除肝转移灶后2月再切除原发病灶者4例。原发灶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横结肠切除4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Dixon术12例,Miles术3例。肝转移灶行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2例,右后叶切除4例,右前叶切除2例,左或右肝不规则切除1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6.4(0.5~8)年,1、2、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6%、29.0%。同期手术者与分期手术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27.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术后可配合其他综合治疗;对原发灶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及辅助化疗有利于防止结直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4.
5.
一期切开挂线术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期切开挂线术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仉管直肠周围脓肿218例。结果1次治愈213例,2次治愈9例,后遗肛瘘5例。结论正确认定处理内口是治疗成功与否的火键。一期切开挂线术可减少2次手术,使患者减少痛苦,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PPH术治疗孕妇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龚宪军  孙义锋 《山东医药》2009,49(50):63-64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固定术(PPH术)治疗孕妇Ⅳ期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PH术治疗孕妇Ⅳ期环状混合痔46例。结果46例术后疼痛迅速缓解,痔核脱出、嵌顿、出血、便秘等症状消失,均未出现流产。术后随访3~12个月,痔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结论PPH术治疗孕妇Ⅳ期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7.
对我科1995-01~2004-09收住的某矿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6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穿透性直肠损伤临床上常采用损伤处外置造口或修补后近端结肠造口的方法进行治疗。我们对36例直肠损伤患者采用挂线疗法,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32例,年龄13~55岁;女4例,年龄13~34岁。1·2损伤部位及原因损伤部位均在腹膜返折以下。损伤原因:高处跌落异物刺伤24例,刀刺伤10例,玻璃刺伤2例。损伤程度:单纯穿孔,无大血管损伤及出血性休克,污染少,穿孔周围肠壁损伤少,不需要切除肠段,不合并多脏器损伤,入院就诊时间不超过12小时。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手术中首先对伤口常规清创,再将探针从创…  相似文献   
9.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0年4月~2004年3月采用定型产品聚丙烯网塞对150例腹股沟疝进行了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4例,女16例;年龄25~84岁,平均59岁。斜疝121例,直疝21例,复发疝8例;病程1个月~36年。伴发病:前列腺肥大、慢性支气管炎、便秘81例,心脑血管病17例。手术时均无尿路梗阻。诊断标准均以术中能触摸腹壁下动脉和疝环口为最后判定斜疝和直疝的标准,嵌顿疝和复发疝以病史和体征为标准,嵌顿疝均无肠管坏死。1·2手术方法1·2·1修补材料:均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聚丙烯网塞,即由聚丙烯…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又称Wilkie病、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1].目前,有关腹部手术后并发SMAS的报道少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5例SMA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