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 研究2例复杂热性惊厥(CFS)儿童的临床特点及A型GABA受体γ2亚基(GABRG2)基因的突变及其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2例CFS儿童.分别取其外周血5 mL,高盐法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GABRG2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及其周围部分内含子,应用正反向引物对PCR产物进行直接DNA序列测定.结果 在2例CFS儿童中检测出GABRG2基因1个致病杂合突变,即1287G>A(W390X).结论 GABRG2基因突变是CFS儿童的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2.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原发于皮肤,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见大量异形T淋巴细胞浸润的淋巴瘤,临床见蕈样肉芽肿(MF)、Sezary综合征(SS)和Paget样网织细胞增生症(PR),其肿瘤浸润细胞以T辅助细胞(T_H)亚群为主,具有向表皮性特征。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及有关McAb,对14例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分布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
用传统方法(TM,包括生化和培养特性)和现代方法(MM,包括Mc Ab—ELISA及巢式引物基因扩增试验—NPGAA)对57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AFB培养物进行鉴定。从人麻风瘤分离出的AFB培养物的代表株(M.A1、7、13、21及22),用TM鉴定为不同于已知标准分技菌的新种,而用McAb—ELISA和NPGAA则鉴定为不属于麻风菌。从疑似结节病病人皮损中分离的培养物代表株(M.S17、1、2、2R、7及23),对M.S17仅用TM即鉴定为瘰疬分枝菌;其它株用TM和MeAD—ELISA鉴定,表明其不同于麻风菌,而与结核菌密切相关,用NPGAA,则鉴定为结核菌,作者认为虽然MM对检测的鉴定分枝菌要比TM敏感和特异得多,但TM和MM都非常有用,尤其是两者结合能相互补充。更加完美使如何选择这些方法的单用或联用,要依研究目的及实际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4.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简称,EV)是一种较少见以泛发性病毒感染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我所近年观察到5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0例皮肤孢子丝菌病作了临床与病理的观察与分析.作者强调病损部位脓液或组织液涂片,PAS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所查9例均可找到圆形,卵圆形或芽生孢子,但未见雪茄烟状孢子.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4种病变,混合细胞性及化脓性肉芽肿最常见,而所谓“三带”病变仅在2例见到.组织切片经淀粉酶消化后,PAS染色40例中32例为阳性.此外尚可见到PAS阳性颗粒,根据2例电镜观察推测为抱子破坏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荨麻疹性血管炎(Urticarial vasculitis)是近年来趋向独立的一个疾患.国外已有很多报告和详细的讨论.国内尚无报道.本所于19 81年以来遇到多例,现就临床与病理符合的了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病机理等进行了文献复习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往我们曾用ATP酶方法初步观察到麻风皮损中郎格罕氏细胞(LC)数目较其邻近正常皮肤中者明显减少,形态上也出现变化.现对7例麻风皮损及其相邻近正常皮肤,用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OKT6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变化作了进一步观察,现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0例麻风(包括LL、BL及BL~LL)分初发、复发及联合化疗后3组各20例的血管病变及其带菌情况作了观察,发现初发及复发患者的血管病变及带菌情况基本相同。新发及复发各3例电镜下观察也基本一致。联合化疗组血管内皮细胞带菌情况明显减少,同时出现ENL或临床下 ENL的情况也较少,但经半年至一年半的联合化疗后部分病例的立毛肌、神经分枝、毛囊及小血管肌层仍残存少量麻风菌,因此残存菌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通常是采用石炭酸复红染色来检查分枝杆菌。鉴于事先经过长时问的过碘酸氧化能增强分枝杆菌(包括麻风杆菌)对石炭酸复红的亲和力,作者遂采用改良的异染方法(见后)使组织切片内的分枝杆菌比用萋尼氏染色法着色更强且数目更多。通过此种染色,瘤型麻风皮肤组织切片不仅在浸润内而且在表皮、真皮(包括神经、血管和立毛肌)甚至皮下脂肪内也可以查到杆菌。结核样型麻风损害,用石炭酸复红染色查不到菌或仅有极少的杆菌,而用这种改良的异染方法,可以在浸润内发现有许多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0.
某些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有自身抗体产生,并沉积在局部,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检查这种沉积复合物的存在及其分布,对于某些皮肤病,如红斑狼疮、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血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理的探讨,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自1980年以来,我们用羊抗人IgG荧光标记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了162例41种皮肤病的免疫病理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