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180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析我院1997-2000年180例诊断、诊疗结果并对并发症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180例中男84例,女96;年龄18~89岁.左侧76例,右侧98例,双侧6例,皆因外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强化个体化化疗治疗脓肿为主型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肿为主型脊柱结核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强化个体化化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VAS评分及Qswestry功能指数。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CRP、VAS评分及Qswestry功能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强化个体化化疗治疗脓肿为主型脊柱结核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化同步治疗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时紫杉醇剂量的选择。方法选择60例NSCLC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5~65岁。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2例患者。所有患者先经过3个周期的诱导化学治疗,1个月后进行放化同步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5~6周内完成,控制总剂量在60 Gy;化学治疗时使用紫杉醇,A组2次/周,每次10mg/m2;B组2次/周,每次15 mg/m2;C组2次/周,每次20 mg/m2;D组3次/周,每次10 mg/m2;E组3次/周,每次15 mg/m2,6周完成治疗。当任何一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生3度以上急性不良反应即停止该组试验。结果 A、B、D 3组出现3度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均未超过半数,完成所有治疗,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75.00%、66.67%;C、E两组因出现3度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超过半数而停止试验。结论在诱导化疗后使用放化同步治疗中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时紫杉醇最佳使用剂量的选择为每周30 mg/m2,可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调整每次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并于5~6周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宫颈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每日静脉滴注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连续应用10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象。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放化疗后其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下降不明显。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可以减轻宫颈癌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对骨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临床治疗宫颈癌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27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3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处理后的表现。结果27例PE患者显示肺动脉栓塞280支,左右肺动脉干及肺叶动脉栓塞77支,肺段及亚肺段动脉受累201支,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形态各异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肺梗死或梗死性肺炎,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肺动脉及右心不同程度扩张。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快捷、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用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建成CTVB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对照,其中30例与病理标本进行对照。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9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能较好地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位置和支气管狭窄程度,结合其他三维重建功能,能同时显示管壁的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胃血管球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发生在动脉直接连接静脉处血管球细胞的一类少见肿瘤,常见于四肢末端,也可发生于鼻咽及骶尾等处,发生于胃壁的血管球瘤极为罕见[1]。本组收集我院1995年~2007年经手术证实的3例胃血管球瘤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31岁。反复脐周疼痛2年,偶有反酸,恶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提高喉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的CT表现,声门上癌13例,声门癌20例,贯声门癌7例。结果:CT清晰地显示了喉部深浅结构。包括喉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及声门下区全貌,亦能准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软骨侵犯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结论:CT诊断明显提高了喉癌T分期的准确性,为保存喉功能手术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研究还表明CT诊断喉癌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佐辛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手术缝合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芬太尼1μg/kg和生理盐水1ml。比较3组术后躁动评分、镇静评分、躁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地佐辛组躁动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及对照组(P〈0.01),芬太尼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地佐辛组镇静评分高于芬太尼及对照组(P〈0.01),芬太尼组术后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佐辛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脑内小脓肿的CT诊断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孔凡彬,朱泽远,夏瑞淦脑内小脓肿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尤以青少年为多见。因脓肿体积小,其临床表现及CT征象虽有特殊性,但常易忽略,鉴别诊断较困难。本文收集1989~1994年7~25岁且经手术或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