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嘉欣  姜树源  苏燕 《当代医学》2014,(15):162-16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渗透到临床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如今成为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但在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仍依附于理论课,仅开设部分经典验证性实验和综合实验。包头医学院在2011级新生的学分制改革中,将生物化学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独立授课和考核,并编写了配套教材,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非那雄胺治疗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2例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基于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非那雄胺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主要观测指标有术中耗时、出血强度、出血指数、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前列腺体积。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大,IPSS评分降低,与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前列腺相关评价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耗时、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强度、出血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可有效改善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评价指标,提高患者预后,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当前对于其发病原因及进展机制的研究,指向其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关系。microRNA-155具有很多功能,能够广泛参与到人体细胞免疫的过程之中,对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出现及病情的发展存在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研究,在关于microRNA-155调控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细胞膀胱炎(eosinophilic cystitis,E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膀胱炎症疾病,其特征是膀胱壁各层均有嗜酸性细胞浸润,可以合并肌肉坏死以及黏膜和固有肌纤维化。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17年收治了1例嗜酸性膀胱炎的患者,该患者为女性,58岁,以全程肉眼血尿8h,伴腰腹部胀痛入院,患者入院后血尿症状加剧,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即刻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TURBt)后病理报告结果显示为嗜酸性细胞膀胱炎,术后予抗生素治疗后肉眼血尿消失,复查血红蛋白也趋于稳定,术后2年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膀胱镜检查未见黏膜充血水肿改变。目前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为进一步探讨总结提高对嗜酸性膀胱炎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