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诱导的L02细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的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活性。方法 FFA处理L02细胞24 h,建立NASH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并制定安全给药浓度;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脂质沉积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的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含量;Western-blot法及Elisa法检测细胞的胰岛素受体(IR)的含量。结果 MTT试验显示芹菜素最高给药浓度(280.00 μg·mL-1)下,细胞生长抑制率仅为18.8%;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250,150,100 μg·mL-1)GLUT-4和IR的含量相均明显提高(P<0.01),而高、中剂量组的IL-8、TNF-α含量和脂变率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芹菜素可调节细胞脂变率和IL-8、TNF-α、GLUT-4、IR的含量,改善FFA诱导的L02细胞NASH模型的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且具有极小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比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总计1523名患者。Meta分析表明: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0.86,95%CI:0.69~1.07,P>0.05)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68,95%CI:0.52~0.90,P<0.05)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1.46,95%CI:1.02~2.08,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腹泻、皮疹、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和血小板减少症III,IV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血栓、脱水、高血压和黏膜炎症III,IV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PFS和ORR,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但该结论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