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n=35)和严重脓毒症组(n=23).收集58例脓毒症患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样本中ACE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ACE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CE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ACE水平为(342.77±164.57)U/L,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的(260.49±90.06)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95%可信区间0.125~0.853)、SOFA评分(95%可信区间-27.056~0.104)以及氧合指数(95%可信区间0.083~0.687)分别与患者ACE水平呈单因素线性相关性(P<0.05).ACE水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小板含量、氧合指数与ACE水平呈明显线性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与ACE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40,95%可信区间0.905~1.006).结论 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与其ACE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ACE水平下降,这可能是其发生休克的重要机制之一.另外,氧合指数是影响ACE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对大鼠内侧副韧带损伤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大鼠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45~400g),随机分实验组(A)与对照组(B),每组20只。制备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c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断裂模型,实验组继续给予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盐水,至术后第4周,将愈合处韧带取下,进行愈合处肌腱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检查。结果:电镜下见转化生长因子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而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愈合的MCL组织结构比对照组好,生物力学性能也更好。转化生长因子组愈合的MCL生物力学检测级载负荷和刚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转化生长因子对韧带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因此,本实验为韧带损伤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韧带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猝死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探讨猝死的预防,从而减少猝死发生。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急诊收治的288例猝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时间、季节、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共6方面的猝死原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猝死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74∶1,其中40~79岁男性占55.2%。猝死发生时间在24h分布有2个高峰,分别在7∶00~9∶00和19∶00~21∶00。猝死发生季节以第一、四季度较高。猝死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76.4%。有明确诱因的猝死病例119例,其中因过度劳累引发的猝死占12.8%,其次与情绪、饮酒、吸烟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占猝死原因的68.8%。结论: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40岁以上男性是猝死高危人群,应加强这类高危人群在冬末春初的猝死预防,包括戒烟戒酒,保持良好心情,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体育锻炼及健康教育与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 proBNP)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创伤后24 h)血浆中的浓度,探讨其在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6例颅脑创伤患者,依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为轻度(GCS 13~15,n=27)、中度(GCS 9~12,n=21)、重度(GCS 3~8,n=18)颅脑创伤3组;检测创伤早期血浆NT-proBNP,血糖,白细胞,比较GCS评分,头部简明创伤评分(abbreviated injury score,AI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依患者出院时GO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2,n=16)和预后良好组(GOS 3~5,n=50);比较各组NT proBNP浓度,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NT-proBNP对预后判断的价值及其与GCS、头部AIS评分及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相关性。结果:重度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NT-proBNP判断预后的最佳阈值为112 pg/mL(灵敏度0.875、特异度0.900),其与头部AIS评分、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在早期颅脑创伤患者血浆中的浓度可作为评估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