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坦索罗辛对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76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接受坦索罗辛治疗8周,对照组不接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患者IPSS、QO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PSS、QOL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内镜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尿路结石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术前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细菌培养结果以及休克发生后的相关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上尿路结石内镜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共有13例,占全部手术患者的0.72%,术前所有患者B超显示有肾积水,尿常规WBC();尿细菌培养9例阳性;术后均有典型感染性休克表现,经过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11例痊愈,2例死亡,病死率为15.38%。结论:术前细菌感染、高龄、梗阻,手术时间长,肾盂内压力升高是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因素。术中通过降低冲洗压力,缩短手术时间,可能会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几率。对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尽早诊断,抗休克治疗结合强有力抗生素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细胞炎症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比卡鲁胺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应用比卡鲁胺的基础上联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结果:各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炎症反应因子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泻、乳房胀痛、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504S、血清PS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治疗过程当中,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能够使患者的细胞炎性反应得到减轻,安全性较高,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90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8~90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CCL5表达、血清浓度状况,分析CCL5表达与肾脏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CL5浓度显著高于正常非肿瘤患者(P=0.015 2);趋化因子CCL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内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CL5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P<0.01)、病理分级(P<0.01)、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性,而与性别与年龄关系不密切(P>0.05);CCL5表达强度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R)呈负相关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其异常高表达可能是促进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早期监测指标及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以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发的Wistar大鼠膀胱癌模型,研究漆黄素对大鼠膀胱癌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膀胱灌注MNU的方法诱发Wistar大鼠原位膀胱肿瘤(MNU灌注时间为第2、4、6和8周)。第1周至18周行漆黄素溶液(400μmol/L)膀胱灌注。在第19周时处死大鼠,获得的膀胱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末端标记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第19周时漆黄素处理组膀胱癌的发生率为22.2%(4/18),MNU诱癌组肿瘤的发生率为70.6%(12/17),两组相比肿瘤的发生率、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UNEL实验证实漆黄素显著增加膀胱肿瘤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发现,漆黄素上调促凋亡分子p53和Bax蛋白表达,下调抗凋亡分子Bcl-2和Survivin表达。结论:漆黄素可抑制MNU膀胱灌注诱导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与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进行腔内红激光治疗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该术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于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肿瘤,其中13例行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分别就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者中,肾盂肿瘤行经皮肾镜激光手术9例,输尿管肿瘤行输尿管镜激光手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7.22±6.25)min、(25.0±4.84)min;平均出血量分别约为(133.33±24.94)ml、(40.0±7.07)ml;血尿及肾积水情况得到控制,5/13例呈现局部进展,1/13例术后10个月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腔内激光手术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好,可以姑息性切除肿瘤,降低肿瘤负荷,保护肾脏功能,也能减缓肿瘤进展,可以作为这一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高龄及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8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治疗。结果55例1次手术成功,2例因术后出血行二次电凝止血,1例分2次手术。平均手术操作时间42min,平均失血量40mL,平均切割前列腺组织16g,未输血,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29.5±5.2和5.0±0.6下降至8.1±2.3和1.2±0.3,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5.6±2.8)mL/s增加至术后(16.7±3.2)mL/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发生原有心、脑、肺、肾等合并症加重。结论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出血少,安全性高,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肿瘤直径小于4cm的肾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医师按照标准手术方法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分别研究其总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肾功能,并发症及切缘情况。结果:对于总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热缺血时间,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上述指标三个阶段间两两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数显示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两组术后肾功能均正常,均未发现切缘阳性情况;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肾细胞癌,通过设置准入机制,建立标准手术方法,加上相关手术经验的积累,一定的技术培训,可以得到安全、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