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Barton骨折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rton骨折是通过部分桡骨远端关节面,而且腕关节伴随远瑞骨折片向掌侧产生不同程度移位的骨折。临床上极易误诊为Smith骨折而延误治疗。作者治疗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8~36岁,平均27岁...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6岁,工人.因由2米高脚手架上失足坠落,臀部着地,致腰部剧痛,活动受限半小时来院就诊.检查:面色苍白,出汗,精神紧张.血压16/10.7kPa(120/80mmHg),脉搏100次/分.头颅五官端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一).第3、4腰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局部轻度后突畸形,四肢活动正常.X线示: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右侧横突骨折.入院后即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当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ml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部、胸部青紫,寒战,剧烈呕吐.血压12/8kPa(90/60mmHg).脉细弱.立即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吸氧、输液.静注地塞米松10mg等治疗.15分钟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因机动车肇事或机械事故造成的开放性骨折常伴有游离骨片的油垢污染,造成不良愈合。作者对5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油垢污染的游离骨片作如下处理,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方法:先用汽油棉签擦拭骨片表面的油垢,而后用软皂液清洗,接着用大量清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健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桥式交叉修复患侧前足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2009年11月,对足部压砸伤术后远端坏死12例患者应用健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部远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2cm×8 cm~16 cm×12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5年12月-2009年8月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外伤15例,跟骨骨髓炎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cm×2cm~10cm×7cm,17例患者均有跟腱和(或)跟骨外露,4例伴有跟骨开放性骨折,2例因骨髓炎扩创后跟骨部分缺损.根据清(扩)创后皮肤缺损面积,设计皮瓣面积为5cm×3cm~11cm×8cm.其中2例皮瓣内包含部分足拇展肌肌腹,填塞跟骨缺损.皮瓣供区游离植皮.结果 17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32个月,平均19.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可重建足跟部感觉,患足行走功能良好,未见磨损、溃疡发生. 结论 应用足底非负重区组织修复足底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仅外形美观、功能良好,而且具有较好的感觉.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1岁6个月。因左足先天性畸形就诊。患儿系第三胎,足月顺产。查体:智力正常,发育营养中等,头颅五官端正,心肺、腹部、脊柱、双上肢、右下肢及关节均无异常。左侧腓肠肌发育不良,小腿明显变细,左下肢较右下肢短缩3cm,左足呈马蹄外翻畸形,足内侧缘胼...  相似文献   
7.
Barton骨折5例     
Barton骨折是通过部分桡骨远端关节面,而且腕关节伴随远瑞骨折片向掌侧产生不同程度移位的骨折.临床上极易误诊为Smith骨折而延误治疗.作者治疗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误、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及比较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采用Krimmer评分法,极好13例,好18例,满意6例,差4例,优良率78.6%.结论 熟悉腕关节的解剖,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以尽可能避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引起的舟骨骨不连、月骨坏死以及腕关节不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60~92岁,平均75.5岁。按Neer分类标准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分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15例,肱骨头劈裂骨折2例。新鲜骨折21例,陈旧骨折4例。术后第3天行肩、肘、腕、手关节的主动或被动练习。结果:手术时间45~90 m in,平均60 m in,出血量200~300 m l。25例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年。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根据美国UCLA评分标准:优(34~35分)5例,良(28~33分)16例,中(21~27分)3例,差(0~20分)1例,优良率为84%。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上举为90.5°±6.2°,外旋61.0°±4.5°,内旋75.6°±2.1°。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满意的方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功能恢复快,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损伤,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比二者高约40%左右,并发症较为多见,且死亡率高。从当前的治疗水平看,多数医院基本上处于50年代的传统治疗,所以导致畸形愈合、骨不连、下腰痛、跛行及退行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仍很高。随着工交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