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证实平远县仁居区本溪乡是肺吸虫病自然疫源地,检获的放逸短沟蜷内检出肺吸虫尾蚴及子雷蚴。在捕获的福建华溪蟹内同时检出三种并殖吸虫囊蚴,这在我省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3.
1987年5月,我们在平远县坝头乡华支睾吸虫病调查中,发现一户4例棘口科吸虫感染,报道如下: 患者:余××、男性、37岁;刘××,女性、30岁,农民;余×,女性、10岁、学生;余×、男性、8岁,学生。坝头乡坝头村人。2例成人中、男的无自觉症状,女的诉有头昏心乱;2例儿童、营养、发育较差,常感头昏,胃纳不佳,时有脐周腹痛。4例均无到过外地,在家有吃烤小鱼史。血象检查:1例。为患儿余×,白细胞分类结果为中性52%、淋巴40%、酸性7%、单核1%。  相似文献   
4.
平远县在广东省东北部,总人口24万,原是广东唯一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1959年在八尺、仁居等公社血检40027人,发现微丝蚴血症1871人(4.67%),我县有8个公社曾有该病流行。60~70年代初,我县开展丝虫病大规模普查及反复查治,采取群防群治的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1979年经省、市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平远县1997~2001年狂犬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平远县近年狂犬病流行的原因,为平远县防治狂犬病提供建议,以采取措施尽快控制狂犬病的蔓延。方法:根据平远县疫情年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疫点调查报告,对该县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1年平远县每年都有狂犬病例发生,共计病例11例,年平均发病率0.89/10万,病例全部死亡。发病率远高于国家要求控制的0.1/10万的标准。结论:平远县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犬只密度大、犬类免疫率不高、人群暴露后免疫率低、疫点处理不彻底及群众对该病认知差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全县范围灭犬以降低犬只密度、加强犬类免疫、持久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暴露后预防接种率是控制狂犬病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马来丝虫的检测方法 ,并将其用于现场检测。 方法 根据马来丝虫 Hha 重复序列 ,合成马来丝虫特异性引物 1对和寡核苷酸探针 1条 ,采用地高辛加尾标记试剂盒对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进行非放射性标记 ,并对标记后的探针进行标记效率检测 ;将血液标本和蚊虫标本分别用蛋白酶 K等处理液和 Chelex- 10 0处理后 ,结合 PCR技术 ,对该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 ;并将此探针用于平远县马来丝虫病的监测。 结果 经测定 ,标记后探针的有效浓度为 1.5~ 2 fmol/μl;结合 PCR技术 ,该探针可检出 10 0 μl阳性血样中 1条微丝蚴 ;5 0只蚊中含有 1只只感染 1条幼丝虫阳性蚊亦能准确检出。班氏丝虫等其它寄生虫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采自平远县的 2 4 0份血液标本和 10 0 8只中华按蚊标本均为阴性。 结论 该探针杂交检测方法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 ,可作为一种新的马来丝虫病监测方法在现场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8.
平远县地处闽、粤、赣 3省交界 ,是广东省唯一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经过 2 0年的不懈努力 ,积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坚持对丝虫病的反复查治 ,平远县于 1979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80年代后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监测工作 ,1995年经省级审评 ,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消灭丝虫病标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平远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全县辖 16个镇 ,15 3个村 ,总人口 2 4.9万 ,总面积 13.6 2亿 m2 ,山区占 80 % ,全年平均气温2 0 .6℃ ,平均相对湿度 79% ,年平均降雨量 16 30 mm,属亚热带气候 ,自然条件适宜蚊媒繁殖生长。2 流行情况平远…  相似文献   
9.
粤东地区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健康人群血清莱姆病抗体水平。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共检测2184人,阳性225人,感染率1030%。儿童(1385%)、学生(1193%)感染率最高,农民(1057%)次之,林业工人及管理人员(644%)相对较低;林区(1037%)与非林区(1027%)人群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21,P>075)。180例莱姆病血清阳性者中,蜱叮咬率为40%,未发现典型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皮疹患者,红斑、风团、紫斑占3278%,肌痛占2333%,关节炎占4111%。结论:粤东地区人群莱姆病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平远县在广东省东北部,总人口24万,原是广东唯一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1959年在八尺上居等公社血检40027人,发现微丝蚴血症者1871人(4.67%)。我县有8个公社曾有该病流行。60~70年代初,我县开展丝虫病大规模普查及反复查治,采取群防群治的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1979年经省、市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1985年开始按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部署,我们在原丝虫病流行区进行了重点人群抽查,晚期丝虫病调查,横向及纵向监测,1993年至1994年进行了消灭丝虫病监测工作。1995年11月下旬经省审评组考核,达到了完全消灭丝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