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毒是很小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核心是核酸,(含有RNA的称为RNA病毒,含DNA的称为DNA病毒),以旦白质为外壳,本身没有独立的酶系统,必须依靠宿主的酶系统,才能使其本身繁殖、复制.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使用药物必须高度的选择,作用于细胞内病毒的代谢过程,又必须对宿主细胞无明显损害,才能真正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文就抗病毒药物的药理及其临床应用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2.
减少新生儿气道内吸痰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改进气道吸痰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NICU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息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定时吸痰,常规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气道冲洗或吸痰前后给予气囊加压给氧,吸痰管送入至遇到抵抗或稍退后,再开始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边向外撤出;实验组A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按需吸痰,常规气道内不注入生理盐水,在吸痰前后5min适当调高呼吸机氧浓度(10%~20%);实验组B在实验组A的基础上再改进: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内插,达到预定深度后迅速撤出。结果 实验组B较对照组及实验组A在气道黏膜受损出血方面有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B与对照组在所产生的并发症在痰阻、吸痰时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80%以下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适时准确吸痰及必要时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再吸痰,并在插入吸痰管时采用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边向气管插管内送,达到所需深度后迅速撤出的吸痰法时能明显减少气道内吸痰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谈谈胰岛素的给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医院急症用药的供应与贮备工作对于急症病人的抢救,突发危症的处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致当前医院实行等级化管理中,也将急救用药的备存,作为要求内容之一。急症用药的贮备与其质量,决定了医院抢救应急工作的质量。 但是,在近年来的药品检查工作及医院药品质量巡查中,发现医院急症用药的贮备与供应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的团队活动开展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方法 成立QC小组,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活动.结果 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别从78.0±3.09分和82.6±2.88分上升至95.8±2.80分和97.1±2.36分;合格率从55.7%提高到100%.结论 QC小组活动是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减少新生儿气道内吸痰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改进气道吸痰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NICU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定时吸痰,常规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气道冲洗或吸痰前后给予气囊加压给氧,吸痰管送入至遇到抵抗或稍退后,再开始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边向外撤出;实验组A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按需吸痰,常规气道内不注入生理盐水,在吸痰前后5min适当调高呼吸机氧浓度(10%~20%);实验组B在实验组A的基础上再改进: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内插,达到预定深度后迅速撤出。结果实验组B较对照组及实验组A在气道黏膜受损出血方面有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B与对照组在所产生的并发症在痰阻、吸痰时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80%以下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适时准确吸痰及必要时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再吸痰,并在插入吸痰管时采用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边向气管插管内送,达到所需深度后迅速撤出的吸痰法时能明显减少气道内吸痰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