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72例患者针灸治疗后的情绪变化(男性25例,女性47例,年龄61±16岁)进行了分析。调查者让患者在接受针灸后填写情绪量表(暖—冷、高兴—不快、明—暗、轻—重、伸—屈、松弛—紧  相似文献   
2.
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进性肾炎-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进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或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水平的影响。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5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伴有两肺间质性炎症。肾活检示新月体比例为56.7%~5.9%,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的同时,运用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结果单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ANCA-MP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54.34±31.73)vs(87.96±46.67),P=0.003];抗-GBM亦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13.00±11.61)vs(23.53±24.27),P=0.079]。肾功能显著改善,2例治疗前需透析的患者中有1例无需维持透析,血肌酐由治疗前710μmol/L降至350μmol/L;3例治疗前无需透析的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由治疗前586μmol/L、197μmol/L、367μmol/L降至261μmol/L、136μmol/L、236μmol/L。肺部间质性炎症均有明显好转。免疫吸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常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保持稳定。5例患者全部存活。结论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能快速、显著降低急进性肾炎患者循环中的ANCA、抗-GBM等自身抗体,改善肾功能和肺部病变,使患者迅速达到临床缓解,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照观察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例自身免疫性患者 ,原发病为原发性小血管炎 6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肾炎 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3例 ,非随机分为免疫吸附组 7例和血浆置换组 7例。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自身抗体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血红蛋白、血肌酐、低分子肝素用量、激素和环磷酰胺用量、肾穿刺肾小球新月体百分比 (% )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保持平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NCA -MPO、抗 -GBM、抗ds -DNA均下降 ,但仅有免疫吸附组治疗后ANCA -MPO的下降有极显著差异 (5 4 .34± 31.73vs 87.96± 4 6 .6 7,P =0 .0 0 3)。血浆置换组治疗后凝血功能出现明显异常 ,治疗中血钾、磷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降低 ,1例患者术中出现寒战 ,经处理后好转。患者经治疗后 ,3例好转 ,4例死亡 ,死亡率为 5 7.1% ;免疫吸附组治疗中凝血功能、电解质和血糖保持稳定 ,未出现不良反应 ,经治疗后 ,7例患者均好转。结论 :免疫吸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能优于血浆置换。  相似文献   
4.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置换液配方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时置换液的合理配制问题。方法应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37例MODS患者,前瞻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置换液配方生理盐水2500ml、注射用水1000ml、50%葡萄糖水10ml、5%NaHCO3250ml、10%KCl12ml、10%葡萄糖酸钙40ml、25%MgSO43ml。以前稀释方式输入,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结果37例患者共治疗171例次,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血钾、钠、氯、钙、磷、镁、ALT、AST、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等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稳定。血pH、PCO2、HCO3-等酸碱指标治疗前后稳定,PO2、BE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后TB、CB、Cr等指标则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本院自制置换液配制简单、离子浓度准确,可安全应用于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  相似文献   
5.
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肾脏病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9年10月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表现为少量蛋白尿 (<1 g/24 h)和(或)血尿,Scr<133 μmol/L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学分级参照Lee分级及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肾脏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共316例,男123例,女193例,肾穿时年龄(33.10±10.69)岁。蛋白尿伴血尿占84.5%、单纯血尿占7.6%、单纯蛋白尿占7.9%。16.5%患者伴有高血压。CKD1、2、3期分别占76.9%、20.9%和2.2%。Lee Ⅲ级及以上患者占31.3%。52.8%患者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0.3%伴新月体形成;22.5%伴小管萎缩;16.8%有间质纤维化;24.7%有血管病变。肾小球硬化积分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与蛋白尿及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与eGFR及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血管病变积分与MAP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活检时尿蛋白量(OR = 8.564,P < 0.01)、Scr(OR = 1.031,P< 0.01)及Hb(OR = 0.975,P < 0.01)是肾脏病理损伤(LeeⅢ级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部分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N患者的病理改变并不轻,且肾功能已减退。尿蛋白量、Scr、Hb是预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肾活检对这些患者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7.
一、肝动脉注射疗法的概况肝脏尽管受双重血管支配,血供约70%来自门脉,约30%来自肝动脉,但实际上几乎所有转移灶均来自肝动脉血流,因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地区其抗癌药物肝动脉注射给药治疗方法已经发展起来。肝动脉注射在于能选择性地将药物作用于癌灶并使之进...  相似文献   
8.
金刚烷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美国于亚洲感冒流行的1966年批准其作为预防药。并于1976年在预防药的基础上确认其为治疗药。该药对成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治疗剂量与产生副作用的剂量很接近,对高龄者及有慢性心肺疾病或肾脏疾病者的剂量和给药计划很难确定,  相似文献   
9.
肾脏是人体五大脏器之一,俗称“腰子”,是排泄机体代谢终末产物和多余水分的重要器官,对于控制体液各成分浓度、保持组织液的电解质与水的平衡十分重要。肾脏的外形似两颗放大了的“蚕豆”,大小与人的拳头相仿,右肾经左肾稍低约1.5厘米(图1)。中国健康成年男性,一只肾脏平均长10厘米、宽5厘米、厚4厘米,重约100-140克,女性略轻于同龄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腹膜透析患者钠清除的相关因素。方法 15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行改良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检查,对结果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揭示了腹膜对钠清除的影响因素有透析剂量、每日净超滤量、血钠与新鲜透析液钠浓度差值和钠沉降率,总钠清除的影响因素有每日净超滤量、每日尿量、血钠与新鲜透析液钠浓度差值和钠沉降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使用传统的腹膜透析液和足够的液体清除量是保证足够的钠清除量的最重要条件;使用低钠透析液应该是解决钠潴留的有效办法;评价透析充分性应包含钠清除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