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利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PFT)指标间的关系,探索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COPD患者的支气管动脉CTA图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对患者支气管动脉重建,统计支气管动脉支数,评价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测量肺门水平各支支气管动脉管径,并分析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FVC)的关系.结果 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02支.左支气管动脉41支(40.2%),平均管径1.51 mm.右支气管动脉61支(59.8%),平均管径1.98 mm.右支气管动脉管径较左侧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68,P<0.001)、FEV1%(r=-0.476,P<0.001)、FVC(r=-0.381,P=0.002)、FEV1/FVC(r=-0.468,P< 0.001)均呈负相关.左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r=-0.314,P=0.046)、FEV1%(r=-0.357,P=0.022)呈负相关,与FVC(r=-0.265,P=0.094)及FEV1/FVC(r=-0.284,P=0.072)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TA可清晰显示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右支气管动脉管径较左侧粗.右支气管动脉管径均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左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FEV1%预呈负相关,说明支气管动脉与COPD的气道结构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超快速模式与标准模式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核且符合HIPAA规定。89名高危妇女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量化评价功能MR成像与Wada测试相比确定语言优势半球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免于审查。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符合系统综述优先报告条目和Meta分析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量化参数及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62例,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其身高及体质量。根据HRCT中是否存在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对COPD患者进行分型,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TM后处理工作站,自动计算出总肺体积(TLV),设定吸气末闯值低于-950 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TEV),计算肺气肿指数(EI=TEV/TLV)。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HRCT容积量化参数与BMI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COPD患者的HRCT表型分别为:A型42例,E型9例,M型11例。COPD患者的HRCT容积量化参数TEV和EI与BMI均呈负相关(r=-0.389,P=0.002;r=-0.424,P=0.001)。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平均BMI为(23.4±3.4)kg/m2,高于E型[(20.6±3.1)kg/m2,P<0.05];而M型患者BMI为(21.3±2.7)kg/m2,与A型和E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TEV和EI与BMI呈负相关,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BMI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正常志愿者的上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探讨COP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气管指数(TI)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COPD患者和5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检查.按照COPD GOLD分期将COPD患者分为Ⅰ~Ⅳ级,根据COPD高危因素(吸烟>10包年)将健康志愿者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测量主动脉弓上缘1 cm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前后径(APD)和横径(TRD),并计算TI(TI=TRD/APD).分析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同时评估TI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对照组在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处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在主动脉弓上缘1 cm水平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COPD组和对照组的右主支气管TI分别与FEV1(r=0.345,P=0.000),与FVC(r=0.277,P=0.002),与FEV1/FVC(r=0.339,P=0.000)有一定的相关性.左主支气管TI与FEV1 (r=0.233,P=0.008)、FVC(r=0.184,P=0.039)、FEV1/FVC(r=0.218,P=0.014)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主动脉弓上缘1 cm水平TI与FEV1、FVC、FEV1/FVC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PD各级主支气管TI、左主支气管TI、右主支气管TI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主支气管TI,左、右主支气管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组左、右主支气管T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左、右主支气管的TI值与肺功能参数(FEV1、FVC、FEV1/FV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TI可作为评价COPD肺功能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时间减影技术在检测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CT图像(每例均有过去和当前的CT图像)和相应的CT减影图像,其中30例有肺结节(共75个结节)作为研究组,50例无肺结节作为对照组.2名高年资与2名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首先分析普通CT图像,然后再同时分析普通图像与CT减影图像.阅读时诊断是否存在较前次增大、实性成分增多或者新发的结节并对诊断的肯定度进行评分.观察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4名放射科医师使用CT减影图像前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和0.92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CT减影图像后,肺结节检出率由77.3%(58/75)提高到89.3%(67/75).结论 CT时间减影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肺结节检出率,尤其是对靠近肺门的亚实性小结节,而且低年资医师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7.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没有阻止或逆转COPD疾病进程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通过动物模型探究其病理过程及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几种常用COPD动物模型及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MR功能成像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动态增强、动脉自旋标记及MR波谱成像等,不仅可以评估肿瘤的形态学特点,还可以量化肿瘤的各种客观指标。MR功能成像对于鉴别肺良恶性肿瘤、区分肺癌病理类型及肺癌的准确分期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就肺癌的MR功能成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它能渗透进肺部,更多的沉积在肺泡里,最终导致肺功能的受损。不论短期还是长期PM2.5的暴露都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癌。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方向出发,阐述环境空气PM2.5 的暴露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