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林虎  张展秀 《新医学》2001,32(8):485-486
1 引言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阴囊破裂较罕见,我们于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2月收治 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并提高对膈疝及膈肌破裂致膈疝的认识,为完善诊治方法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我院收治的16例创伤性膈疝病例,并对因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的2种不同类型膈疝所特有的临床表现、体征、手术方式及诊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均急诊手术探查,并进行抗休克、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愈率达100%。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行胸部X线、B超和胸部CT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早期诊断和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提高创伤性膈疝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于1990~2002年,我院收治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3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随访。其治疗效果满意,无远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女26例,男4例。年龄9~15岁,平均12.6岁。原发甲亢2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5例。1.2 术前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2~4年,反复发作改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2)确诊甲亢后未经药物治疗即选择手术治疗1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脑膜补片在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外科近年来手术治疗的20例应用硬脑膜补片的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例中术后出现1例皮下血肿,1例外伤性癫痫。结论:硬脑膜补片在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出现碎裂QRS波(fQRS)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共112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介入治疗,据急诊介入治疗后24 h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波组和非fQRS波组,收集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出现fQRS波的相关因素,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fQRS波组66例,非fQRS波组46例。与非fQRS波组比较,fQRS波组患者具有高龄、吸烟比例高、心绞痛发作至血管开通时间长、较低射血分数、较高肌钙蛋白峰值、糖尿病患者比例高、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比例高等特点(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心绞痛至血管开通时间、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及糖尿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后出现fQRS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心绞痛至血管开通时间、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及糖尿病为STEMI急诊介入后出现fQRS波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及肠内、肠外营养的优缺点.方法 将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 EN和PN均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短期应用效果近似,但EN在促进肠道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对肝功能损害、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PN.结论 两种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作用,与PN比较,EN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组进行术前准备、进行比较,并进行双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保留适当的甲状腺腺体,结果:治愈率100%,随访年限2—12年,平均6年。测血清甲状腺素正常,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儿童甲亢的一种有效、迅速、持久的方法,手术中保留甲状腺腺体量应在10—12g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支持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及肠内、肠外营养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EN和PN均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短期应用效果近似,但EN在促进肠道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对肝功能损害、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PN。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作用,与PN比较,EN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病例1患者,男性,46岁.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突发胸闷胸痛40分钟于2021年5月12日12:35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6mmHg,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痛苦貌,无紫绀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分,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2例合并VSP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合并VSP的发病率为1.14%,12例患者中女9例,男3例,平均年龄(74.2±9.1)岁,其中10例合并高血压,11例为广泛前壁心梗,9例有中重度三尖瓣返流,8例有肺动脉高压,8例为窦速,4例合并室壁瘤,4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平均室间隔穿孔直径为(12.9±6.18) mm,平均双室压差为(51.3±11.5)mm Hg.10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1例存活;2例经介入行VSP封堵,均存活.结论 急性AMI合并VSP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女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及高血压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