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正常成人心脏窦房结的细胞构筑及连接蛋白43、40(connexin43、40,Cx43、Cx40)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方法 常规石蜡包埋,HE、Masson染色,选定目标部位行Cx43、Cx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及统计分析. 结果 ①正常成人窦房结细胞组成、形态、排布区别于普通工作心肌.②由房肌、窦房结外周到动脉周围结组织,Cx43、Cx40表达逐渐减弱,胞质染色逐渐浅淡;而Cx40的分布范围在动脉周围窦房结组织中多于外周结组织. 结论 正常成人窦房结的细胞组成、排布及Cx43、Cx40的表达与其电生理起搏、传导特性相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不同形式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探讨运动后大鼠孤束核内c-fos的表达及其时效性分布规律。方法:将55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持续游泳运动组(25只)和间歇游泳运动组(25只)。持续游泳运动组和间歇游泳运动组通过6周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模型,在运动结束后0、0.5、1、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材,冰冻切片,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孤束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持续游泳运动组大鼠c-fos阳性神经元数在运动结束后逐渐增加,至0.5 h达高峰,之后回落,2 h时达运动后的低点,而后重新升高。间歇游泳运动组大鼠运动后孤束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高至峰值,之后下降,至0.5 h后重新缓慢升高至接近于峰值水平,并维持于这一较高的表达水平。结论:孤束核在大鼠不同游泳运动后机体的调节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成人心肌连接蛋白(Cx)40、Cx43表达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对Cx45在成人心肌的分布情况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拟观察成人心肌Cx45的表达,明确其表达分布情况,为深入了解Cx45的功能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GB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脱髓鞘病变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3-55(MOG33-55)配以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小鼠,诱发EAE模型。将小鼠分为CFA对照组、EAE模型组和GBE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GBE70mg/kg)。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行为学实验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BE对EAE小鼠的影响。结果:GBE组小鼠各时间段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EAE组(P0.05),行为学检测显示发病高峰期falling latency时间较EAE组延长10s;GBE组较EAE组视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增高,可见MBP阳性髓鞘结构包绕轴突;海马伞矢状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证实GBE组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较EAE组明显减少,但是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与EAE组无明显差别。结论:GBE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延缓EAE小鼠脱髓鞘进程,提示GBE对多发性硬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良成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优化培养条件,为系统研究成体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特性以及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细胞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视交叉前1.5 mm处离段脑组织,分离前脑室管膜下区(SVZ),通过机械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制备细胞悬液,应用改良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NSCs。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1%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多向分化潜能。系列稀释实验和5-溴脱氧尿核苷(BrdU)掺入实验比较改良培养与常规培养NSCs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潜能。结果:改良培养条件,NSCs 7~9 d可形成nestin阳性神经球。应用1%FBS诱导后,NSCs分化为形态各异的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比例分别是(18.6±3.5)%、(73.2±5.2)%和(3.6±0.4)%。系列稀释实验结果显示当细胞接种数量为500、1000和2000个,改良培养NSCs形成次代神经球数量较常规培养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并且8 h BrdU掺入率也显著增高达(42.4±6.2)%(P<0.05),表明改良培养条件下NSCs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活力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操作性强、重复性高的成鼠NSCs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成人本科继续教育中人体解剖学实习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本科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一支特殊的学生队伍,而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开展乃至日常临床工作的进展。结合成人本科教育的特点对人体解剖学实习教学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七年制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增加实验课学时数、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等方式,使学生在自省与他省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成人心脏不同部位连接蛋白40(Cx40)的表达,探寻其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内在联系,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分析和比较成人心脏不同腔室心肌细胞Cx40的表达。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对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房、室间隔之间以及心房与心室之间连接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①Cx40在成人心脏4个心腔的壁均有表达,在心房肌阳性颗粒非均质分布于细胞侧面连接处,少量分布于端闰盘处,在心室肌阳性颗粒典型地排列在闰盘处。②Cx40在各心壁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心房多于心室,右房多于左房,左、右心室间无明显差别。③房、室间隔,乳头肌等处亦有Cx40的表达,多见于细胞侧面连接和端闰盘处。房、室间隔处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成人心脏连接蛋白40的表达主要分布于侧面连接和闺盘处。心房表达多于心室,这种差异可能是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也可能与心房和心室之间功能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临床上心律失常常见发生部位及射频消融治疗靶点部位--房室交界区和邻近区域的形态学特点及连接蛋白(Cx)43和40的表达,为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可能的有效治疗部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10例正常成人心脏,选取房室交界区及其邻近部位,常规石蜡包埋,HE、Masson染色,选定目标部位行Cx43、Cx40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0.
提高解剖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接触最早、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医学课程之一,其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必不可少的专业课。因此,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质量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如何提高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谈了一些实践体会,望能抛砖引玉,以利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