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之血浆置换(PE)和血浆灌流(PA)[1]交替联合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之PE+PA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从代谢水平、分子水平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探寻重要依据.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交替联合治疗本院重型肝炎46例,检测ALSS治疗前后及四周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胆碱脂酶(CHE)、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ALSS之PE+PA联合治疗前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项目中:ALT、AST、ALP、GGT、ADA、LDH、TBA、明显下降(P<0.05),TB、DB显著下降(P<0.01),PA、CHE、CHOL明显升高(p<0.05),PTA明显延长(P<0.05).ALB无明显变化.四周后ALT、AST、ALP、GGT、ADA、LDH、TBA、TB、DB显著下降(P<0.01),ALB明显升高(P<0.05),PA、CHE、CHOL显著升高(p<0.01),PTA显著延长(P<0.01).结论 重型肝炎经过ALSS之PE+PA联合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尤其是胆红素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得到了大量的清除,同时补充了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等,明显改善了肝细胞的生理环境.因此,ALSS之PE+PA联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重型肝炎的安全、有效的措施.其主要机理为清除毒性物质,补充生物活性物质,为肝细胞的修复及再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较好地恢复了肝脏的各种功能,为进行临床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提高早期、中期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两对半模式(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阳性率及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免疫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实时荧光定量一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含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两对半(HBV-M)不同模式,其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阳性率不同,HBV-DNA含量也不相同;相同的HBV-M模式,HBV-DNA含量也不相同,在HBV-M中HBeAg阳性与HBV-DNA检出率呈正相关.以HBSAg(+)HBeAg(+)抗HBC(+)组(大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最高,病毒载量较高,单纯HBSAg(+)的HBV-DNA的阳性率较低.HBV-M全阴模式组仍有HBV-DNA的阳性检出.结论 不同的HBV-M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而HBV-DNA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指标.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检测手段,HBV-DNA阳性反映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复制[1]即有传染性,因此,联合检测HBV-M和HBV-DNA,不仅可以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而且为临床对乙肝感染、复制、传染性判定以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更为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