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矢状位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报道正常人群脊柱骨盆参数参考值范围,并探索不同年龄段引起最大胸椎后凸角改变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月于两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人群,收集人口统计学参数以及矢状位影像学参数。通过将人群分为≤40岁组与>40岁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矢状位参数,并对不同年龄组影响最大胸椎后凸角max TK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91例正常人群,其中≤40岁组94人,平均年龄为28.5±6.4岁;>40岁组97人,平均年龄为53.9±8.3岁。不同年龄组人群在胸1椎体矢状位倾斜角T1 Tilt(18.6±6.5 vs. 20.6±5.5, P=0.023), 胸椎后凸下端椎倾斜角TVA(15.3±5.3 vs. 17.5±6.6, P=0.013),max TK(33.9±8.3 vs. 38.0±9.4, P<0.001),max LL- max TK(14.9±8.9 vs. 12.3±9.4, P=0.048)及矢状面躯干偏移SVA(-2.5±21.8 vs. 6.1±20.9, P=0.006)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T1 Tilt、TVA、max LL及骶骨倾斜角SS与max TK显著相关,而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年龄、T1 Tilt、TVA、max LL及骨盆入射角PI与max TK显著相关。结论:max TK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下均匀增长趋势,在>40岁的人群中,max TK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年龄阶段,骨盆对于max TK改变的代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肩袖损伤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两点定位技术(n=26),B组采用三点定位技术(n=2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老年退行性脊柱矢状位失衡患者的临床表现、失衡状态及相关影响要素,明确术后脊柱矢状位失衡纠正后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19例因脊柱矢状位失衡行长节段(大于3节段)内固定加椎间隙融合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记录脊柱在直立位全长正、侧位影像学参数,颈7垂线(C7plumb line,C7PL)到S1后上角水平距离(SVA);骶骨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术前与术后相应参数做配对t检验。结果 本组19例手术前、后SVA[(8.92±0.76) cm vs.(5.61±0.44) cm]; SS[(23.11±2.62) vs.(34.58±2.83)°];PT[(30.63±1.86) vs.(23.00±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改良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VAS[(6.21±0.85) vs.(2.89±0.66)];改良Joa评分[(9.37±1.42) vs.(21.68±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