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吊床体位对促进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的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8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3)与对照组(n=53)。试验组在常规暖箱照护的基础上进行吊床体位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暖箱照护。对两组干预后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第2~4周的体重增长、出院体重均高于对照组,第7天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天数、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吊床体位可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长、缩短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天数、增加睡眠时长、稳定生命体征及缩短住院时间,可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凌云  王娟  朱海虹  李雪萍  樊小燕  商祯茹  罗飞翔  程晓英 《浙江医学》2020,42(13):1437-1438,1442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KMC)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脱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轻、中度BPD且存在氧依赖的早产儿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仅予常规护理30例,为对照组;予KMC33例,为KMC组。观察KMC组早产儿护理前15min及护理30、120min时呼吸频率、心跳、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两组早产儿用氧时间、出院时脱氧率及住院时间。结果KMC组早产儿在用氧条件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生命体征稳定且经皮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皮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KMC组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出院时脱氧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缩短BPD早产儿用氧时间,降低用氧要求,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源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或中心静脉伴随血源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进行特征分析并评估CRBSI或CLA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需要PICC置管的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导管数据,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拔除日期和PICC抗生素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CC患儿发生CRBSI或CLABSI的危险因素。结果NICU患儿中共446例需要PICC置管,平均胎龄为(30.8±4.0)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80±810)g;中位年龄为9 d;PICC留置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8 d。CLABSI和CRBSI的发生率分别为每1000导管日5.6和1.46。PICC致CLABSI的常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n=19)和肺炎克雷伯菌(n=11),CRBSI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n=6)。PICC致CLABSI的风险随着PICC置管持续时间和抗生素的持续使用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头颈部位置管的感染概率低于上下肢置管(P<0.05),且上述情况在出生体重<1500 g的患儿中更加显著。PICC致CRBSI的风险随着胎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CRBSI和CLABSI仍然是NICU医院感染中的重要问题。识别导致CRBSI和CLABSI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治疗及管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