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患者,女,53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伴心悸3月,加重3d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口唇不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温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6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永肿。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压低0.1-0.2mV,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术后急性肺栓塞(PE)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34~56岁。既往均无慢性心肺疾病史。PE距手术时间为3~14d。诊断方法:3例原发病手术名称分别为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腹股沟斜疝术及卵巢肿瘤及子宫摘除术。均经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简称肺灌注显像)证实,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7岁,因右上肢无力1年来诊.经拍胸片、CT发现右上纵膈占位性病变入院.患儿1年来右上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且出现右上肢肌肉萎缩、变细;患儿发病以来无明显消瘦,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和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肌无萎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右上肢肌肉萎缩,较对侧变细,可见右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肌力约Ⅲ~Ⅳ级,左侧肢体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肿物,质韧,边界清晰,无触痛.辅助检查: CT示右上纵膈良性占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小儿鹿角状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从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8例小儿鹿角状结石患儿,年龄1.5—14岁,平均7.8岁,结石直径均大于20mm,完全鹿角状结石3例,部分鹿角状结石5例,Donier Compact S碎石机治疗。3例低龄患儿行氯胺酮麻醉,全部患儿碎石1—5次,无需置D-J管,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6例无结石残留(75.0%),2例残留结石,需经皮肾取石术治疗。2例形成输尿管石街,轰击石街1—2次后结石排出。随访6个月以上,肾功能恢复正常,无高血压发生。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小儿鹿角状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安全性好,疗效高。应重视代谢障碍、解剖异常问题及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小儿精索内异位肾上腺组织罕见报道,作者在小儿隐睾的睾丸松解固定术中发现2例,均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