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乙肝宁复方水提液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干膏得率、药液澄明度、糖类及3种有效成分含量,浸膏吸湿率为评价指标,对上述2种纯化工艺进行对比考察。结果:2种纯化工艺的干膏得率相近;絮凝澄清工艺浸膏水溶液澄明度及其糖类、芍药苷的转移率均高于醇沉工艺,但其丹酚酸B和丹皮酚转移率均低于醇沉工艺。絮凝澄清工艺浸膏的吸湿性低于醇沉工艺浸膏。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浸膏固体制剂吸湿性机制与合理选择适宜纯化工艺用于中药制剂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紫苏、姜黄混合挥发油的提取与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考察不同提取时间、加水量对紫苏、姜黄混合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以挥发油包合率与收得率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与研磨法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研磨法的包合工艺条件,并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饮片用8倍量的水浸泡0.5 h,提取6 h可使挥发油提取完全;研磨法比饱和水溶液法更适合于紫苏、姜黄混合挥发油的包合,其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mL∶g),加水量为4倍,研磨时间为3 h。结论确定的紫苏、姜黄混合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经验证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中药钩藤最优醇提工艺。方法:以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总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设立单因素考察,得出醇提的最佳溶媒浓度和提取次数。通过正交实验方案设计,以药材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醇量为因素,确定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结果:用70%的乙醇,分两次提取,提取前浸泡0.5 h,加醇量分别为饮片的6、4倍,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结论:试验表明,通过该提取工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总提取率可达24.34%,浸膏得率可达12.9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