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眼屈光状态及双眼视机能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75名在校大学生(男:34名,女:41名),平均年龄21岁,进行问诊、屈光检查和双眼视机能检查,运用Morgan表、shcard准则、percival准则和1:1法则分别对远近分离性隐斜、远近辐辏、正融像性集合、负融像性集合、辐辏近点、调节幅度等参数进行评价。结果:低度近视24例,占32%;中度近视26例,占34.67%;高度近视8例,占10.67%;屈光参差4例,占5.33%;AC/A值,正常49例,占65%;高24例,占32%;低2例,占3%;基本外斜1例,占1.33%;集合不足5例,占6.67%;集合过度5例,占6.67%;散开不足2例,占2.67%;散开过度1例占1.33%,拥有正常双眼视机能占81.33%。结论:屈光不正患者中存在双眼视机能异常的占一定的比例。广泛地开展全面的、科学的视机能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首先由Bogousalavsky在1984年报告,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告。近年来,由于MRI和MRA的应用和不断普及,能够比较详细地讨论这个多由基底动脉闭塞所引起的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即一侧眼球不能向上,向下运动,另一侧眼球只能向下而...  相似文献   
3.
唐秀荣 《中国校医》2003,17(6):557-557
由于考试是在竞争状态与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心理活动 ,大多数学生在应试时都会产生焦虑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低程度焦虑 ,使人处于警觉状态 ,对提高考试成绩有利 ,但过度的焦虑对人的身心健康威胁很大。在考场上 ,学生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多年来 ,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 ,寻找良方 ,笔者认为防止和克服考试焦虑的具体方法如下。1 动机适度 ,减轻压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它的强弱和有无对人的活动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地说 ,中等强度动机效果最佳 ,而过强过弱的动机不利于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 ,…  相似文献   
4.
不同视与不同视的矫正生物医学工程系视光学教研室唐秀荣唐延征姚进张蓓周维见人们左右眼屈光程度完全一样的人很少,有轻度差异者很多。两眼度数相差2.00D以上者为不同视。不同视眼种类很多,如:①一只眼为正视,另一只眼为近视或远视;②两眼近视或远视相差2.0...  相似文献   
5.
6.
对于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史书早有记载。晋代的葛洪在《肘后方》中有“天行诸痢”的描述,认为与夏秋季饮食不调、风冷入胃肠有关。临床上菌痢分型很多,其中中毒型菌痢(简称毒痢)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多见于2~7岁儿童,与患儿体质、体型有一定的关系,过敏性体质与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毒痢。少数病儿可并发中毒性脑病,引起脑损伤,出现后遗症,影响智力,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矫正屈光不正,矫治隐斜和斜视,方法:使用综合验光仪,根据儿童年龄和屈光程度等确定处方,对38例近视,12例远视患儿做2a随访。结果:近视患儿中,29%度数没有增加,视力未再下降,71%度数有不同程度增长,远视患儿的度数基本没有变化。结论:根据屈光程度不同,处方度数应适当降低,但合并外隐斜或外斜视患儿应完全矫正,对近视患儿应给完全矫正值,使晶状体调节放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验光配镜及环境亮度的调整解决视疲劳症状。方法:对160例不同程度屈光不正者采用新科技方法检查。结果:经科学检查、科学配镜及科学引导视疲劳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经常视疲劳会使视力加速下降或带来全身不舒服现象,因此要正确验光配镜。视物时的光线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视力下降或眼疾等缘故,配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既使视力得到了矫正,又使工作、生活的质量提高,这其中,验光的准确是重要前题。但选择适合每个人不同脸型的镜架也很重要。现根据多年配镜制镜的经验浅谈脸型与镜架选取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人的脸型大...  相似文献   
10.
近视患者视功能调节与辐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近视眼患者的调节与辐辏检查结果分析其双眼视功能 ,结合临床指导正确配镜。方法 :120名近视分为低度、中度、高度3组 ,每组40人。小瞳验光后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查双眼视功能 :正负相对调节、调节超前、调节滞后量、隐斜度、正负融合范围等。结果 :每组近视患者PRA(正相对调节)平均值分别为 (-2.38±1.03)D、(-2.98±1.52)D、(-2.71±1.50)D ,I组与Ⅱ组、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1) ,正负相对调节平衡的比例分别为47.5 %、50 %、55%。各组近视中斜位在正常范围约占一半;负融合偏大在3组中远近位均约占一半 ,正融合偏小3组比例 :远位52.5%、57.5 %、53.5 % ,近位17.5 %、7.5 %、7.5 % ,正融合偏大3组比例 :远位10 %、15 %、30 % ,近位60 %、57.5 %、60%。结论 :调节储备不足和辐辏功能不足在近视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中高度近视组眼调节反应不足的比例高于低度近视组。对于有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近视可以通过调整屈光处方缓解视疲劳现象 ,维持正常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