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迅速稀释药物、解除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保护患者上肢静脉,减轻因反复穿刺及输注强刺激药物而引起的疼痛,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经济、创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化疗及静脉高营养治疗中.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出现部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肥胖(体重指数>28)、水肿、反复治疗等患者的血管条件不佳,肘部血管弹性差、无法直视或触及,导管使用时间短,评估困难,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等因素,影响治疗过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最早由美国静脉注射治疗护士Royer于2000年开展,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我院静脉输液小组运用血管超声评估结合MST进行PICC置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ST段急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并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rhBNP(商品名: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前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发生消化道出血、冠状动脉痉挛、慢复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19,P>0.05);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7.19%)明显低于对照组(39.06%),差异有显著性(χ2=0.119,P=0.023)。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治疗后应用rhBNP治疗能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总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死亡率为15%左右,老年人占多数.因此住院后病人护理相当重要.我科系老干部病房,在近期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30例,我们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病人收到良好的效果,使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护理成功率达100%,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老年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由120急救系统送至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的142例老年肿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0)。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7.14%,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61% vs 85.71%,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急诊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