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玉妹  唐汉媛 《海南医学》2009,20(12):170-171
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防治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50例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后产妇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松取宫颈钳后没有发生再次出血,也没有发生晚期产后出血;预防组83例产妇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后术后24 h出血量小于500 ml,治疗组67例产妇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均能成功防治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结论宫颈钳夹术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术后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术后出血成功的关键,减少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系列完善的护理程序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直视或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术后于患者病变区域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进行实例的观察与护理,制定完善的一整套护理程序。结果30例患者中:CR1例,PR26例,NC2例,PD1例,完成全程治疗的29例,1例热疗3次后需停止(不能完成)。结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二者合一的护理比单一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或高频热疗的护理难度更大,需要完善的护理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洗胃技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4年来口服中毒患者所采用的洗胃技术及相关情况。结果 不论采用何种洗胃技术,只要做到及时彻底洗胃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熟练巧用洗胃技术是口服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左侧卧位插胃管法在抢救昏迷患者过程中的应用,以减轻患者插胃管所造成的不适,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插胃管法和左侧卧位插胃管法,观察2组患者在插胃管过程中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是昏迷患者理想的插胃管的体位.  相似文献   
5.
6.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31岁,因咳嗽于2002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既往有食虾及滴注双黄连过敏史。在给予5%葡萄糖250 ml 鱼腥草注射液40 ml(广东省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1042),静脉滴注并在滴入约10 ml时病人自觉声嘶、胸闷、呼吸困难,当时见患者口唇轻度发  相似文献   
7.
保留灌肠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段之一。六神丸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能。我们采用六神丸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足月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后第1天开始给予乳房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结果治疗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后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可促进乳汁分泌增多,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密闭式吸痰对PEEP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密闭式吸痰方法对PEEP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65例PEEP患者按住院时间次序分为OS组和CS组,OS组患者按常规操作方法吸痰,CS组患者行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CS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OS组(χ^2=7.628,P=0.006) CS组患者VAP发生时间较OS组延后(t=6.206,P=0.000).CS组患者CPIS评分在机械通气5 d、7 d后CPIs评分显著低于OS组(t=13.065.P=0.000 t=9.135,P=0.000.结论 密闭式吸痰能有效延迟VAP发生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使用血栓通治疗的临床监护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对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经常规治疗,脑水肿高峰期过后,给予血栓通治疗,实施相应监护措施。结果:治疗期间无1例再次发生颅内压增高或血肿增大,明显降低了致残率。结论:良好的监护措施有利于提高急性脑出血使用血栓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