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肺炎血渗透压改变与合理输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部疾病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日益受到重视。为探讨本病的血渗透压改变及 ADH的分泌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补液 ,我们对2 0 0例各型肺炎患儿进行了血渗透压测定并根据其变化规律 ,对支气管肺炎的合理输液治疗进行了探索。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经临床确诊的支气管肺炎患者 ,排除因营养不良、腹泻呕吐等原因所致水电解质紊乱者均列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 WHO小儿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化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入院前均无输液史。从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 2 0 0例。其中男 12 8例 ,女 72例 ;年龄≤ 6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随机整群抽样的2 1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均分为(3.58±0.39)分,性认知评分为(3.51±0.65)分,性价值观评分为(3.77±0.55)分,性适应评分为(3.53±0.39)分。男生性认知得分为(3.61±0.63)分,高于女生的(3.43±0.65)分,(t=6.441,P<0.001),性价值得分为(3.72±0.57)分,低于女性的(3.82±0.53)分,(t=-4.297,P<0.001);本科生性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专科生(t总=7.139,t性认知=6.099,t性价值=3.055,t性适应=6.870;P值均<0.01);医学生性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医学生(t总=48.746,t性认知=65.119,t性价值=52.402,t性适应=11.782;P值均<0.001);父母赞同子女恋爱性健康总分、性认知、性适应分高于反对者(t总=6.058,t性认知=6.477,t性适应=6.793;P值均<0.001);接受性健康教育时间越早各维度得分越高(F总=11.338,F性认知=10.075,F性价值=8.265,F性适应=6.483;P值均<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性心理健康总分前三位因素是:专业类别、最早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时间、父母对子女谈恋爱的态度。结论 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仍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及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唐晨  岳建英  李天佐 《北京医学》2015,37(6):530-532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B蛋白浓度变化与七氟烷麻醉躁动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择期白内障手术的患儿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Ⅰ或Ⅱ级,年龄3~6岁.吸入麻醉诱导为8%七氟烷,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喉罩.术中采用3.0%~3.5%的七氟烷维持,调节氧流量2~3 L/min,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拔除喉罩,记录躁动发生情况.分别于吸入七氟烷前,吸入七氟烷后15 min和术后10 min 3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2~3 ml,静置离心后,检测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 30例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清S100B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62.76±32.51)、(47.90±22.20)、(48.05±23.53)ng/L,术中和术后浓度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中和术后二者浓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49.71±25.20) ng/L vs.(68.26±39.40) ng/L,(55.59±30.54)ng/L vs.(68.26±39.40)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46.71±20.64)ng/Lvs.(59.1 1±27.62)ng/L,(43.18±16.95)ng/L vs.(59.11±27.62)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患儿术前、术后S100B蛋白浓度差值与与躁动评分无相关性(r=0.045,P>0.05).结论 S100B蛋白浓度在麻醉恢复期患儿躁动发生时明显下降,星形胶质细胞并未在躁动过程中表达增强,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躁动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正>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inimizing complications of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 . Methods The lengthof and lower edge of the greater omentum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28 autopsies (16 adults and 12 children) and laparoscopic surgeries. 95 cases of hydrocephalus treated by MIVPS(minimally invasive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depth and positions of  相似文献   
6.
脉络膜黑色素瘤误诊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络黑色素瘤误诊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 对误诊的1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15例病例分别为脉络膜出血、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痣、脉络膜转移癌和脉络膜结核。结论 患者眼底表现不典型、屈光间质混浊、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医师对病史了解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16 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晨  李玲  袁华  陈景藻  张美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29-1031,F0003
目的研究16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6Hz,130dB次声作用组(n=24)、16Hz,90dB次声作用组(n=24)以及对照组(n=24)。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16Hz,130dB和90dB的次声压力仓系统,2h/d,分别作用1d、7d、14d、21d。取脑进行巢蛋白(nest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nestin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nestin阳性细胞数量开始增加;随着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多,于14d达到高峰,21d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nestin表达均比130dB组弱(P<0.05)。结论16Hz次声作用所致的脑损伤能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从而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频率为8 Hz,声压级分别为90,100和130 dB的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0,100和130 dB次声作用组(次声频率均为8 Hz),每组12只。将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8 Hz、不同声压级次声环境中,次声每天作用2 h;对照组大鼠同期也置于次声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干预。于实验进行4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BDNF蛋白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 mRNA在海马分布中的变化。 结果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中BDN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随着次声声压级提高,BDNF水平下降幅度逐渐加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DNF mRNA在大鼠海马各区域中均有分布,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BDNF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以齿状回部位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 结论实验大鼠经频率为8 Hz,声压级为90,100或130 dB的次声作用后,其海马(尤其是齿状回区)BDNF含量减少,BDNF mRNA表达水平下降,这可能是次声作用引起机体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味对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四妙丸加味,30例对照组给双氯芬酸钠、秋水仙碱。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尿酸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及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经济实用,是治疗痛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濒海训练期间陆军某部新兵亚健康罹患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找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身对照,分别对参训新兵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开始后的20 d)和训练结束后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调查分析,确定其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及程度。结果海训过程中的亚健康状态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海训前及训练结束后,参加海训的新兵的亚健康罹患率高于未参加海训的新兵(P<0.05);此外,高中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士兵。结论高强度的濒海训练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但参训士兵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也有极大影响,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及对海训的顾虑程度也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