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星火  于冰 《广西医学》2007,29(4):620-621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是慢性肝病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少见的特殊类型.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定该长寿地区老年人群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 ,了解长寿老人的胃肠生理机能 ,探讨长寿的因素。方法 :分层抽样及填写调查表共 15 8例 ,采用放免法测定各年龄组人群中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表皮生长因子 (EGF)以及癌胚抗原 (CEA)水平。结果 :长寿老人组血清 GAS的水平为 (70 .3± 6 7.2 8) μg/ L,MTL 为 (5 32 .84± 2 14.0 8) μg/ L,EGF为 (2 .0 9± 0 .5 8) μg/ L,长寿老人组 3种胃肠激素水平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无显著性差异 ;CEA水平随着年龄增加逐步下降 ,长寿老人组 (≥ 90岁 )血清 CEA水平为 (6 .18± 3.30 ) μg/ L,显著低于 79岁以下两个老年组和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长寿人群胃肠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有利于持久维持正常消化生理机能 ,减少胃肠疾病尤其恶性肿瘤的发生。良好的胃肠功能可能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出血前10 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187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分为服药组(A组)92例和未服药组(B组)9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服药组出血前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胃黏膜损伤比未服药组更多见且症状不明显(P<0.05).但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NSAIDs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胃黏膜损伤更多见,应该在临床工作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各种胃肠疾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及其与胃黏膜白细胞介素 8(IL 8)含量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10 2例Hp感染与非感染患者胃黏膜匀浆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 8含量 ,其中胃镜下黏膜正常者 5例 ,单纯性慢性胃炎 (CG) 2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36例 ,胃溃疡 (GU) 15例 ,胃癌(Gca) 2 1例。结果  10 2例中有 6 0例感染了Hp(5 8.8% ) ,其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Hp感染率最高 (88.9% ) ,明显高于其他组 (均P <0 .0 5 ) ,Hp感染者胃黏膜IL 8含量明显高于非Hp感染者 (P <0 .0 1) ;GU、Gca、DU、CG组胃黏膜IL 8含量均明显高于黏膜正常组 (均P <0 .0 5 ) ,GU、Gca、DU组又明显高于CG组 (均P <0 .0 5 ) ,而GU、Gca、DU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同时发现中度胃炎黏膜IL 8含量明显高于轻度胃炎 ,活动性胃炎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 (均P <0 .0 5 )。结论 Hp感染者与非感染者胃黏膜IL 8含量存在差异 ,疾病组胃黏膜IL 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黏膜 ,并与胃炎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有一定相关性 ,推测IL 8可能参与了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本院体检和住院人群中45例NAFLD患者和3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空腹血清脂联素,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和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IRI。结果血清脂联素浓度NAFLD组(7.07±1.10)ng/mL比正常对照组(10.68±1.45)ng/mL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HOMA—m、mJ、GGT、腰臀比、体重指数、甘油三酯(GT)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AST、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无相关性。结论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且伴有明显的IR,IR是NAFLD患者基本特征之一,中心型肥胖、低脂联素水平是NAFLD的危险因素;NAFLD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和中心型肥胖可能共同参与了IR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NAFL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层次高脂血症患者尿微量蛋白变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层次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和a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为探讨原发性高脂血症引起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73例高脂血症患者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尿ALB、β2-MG水平进行检测;将73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标准分为三组:A组(26~45岁),B组(46~60岁),C组(61~70岁),对该三组的尿ALB、β2-MG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的尿ALB、尿β2-MG浓度比对照组增高(P<0.01);A、B组(除C组)尿ALB、尿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B、C各组间尿ALB、尿β2-MG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程超过一年以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在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正常时,尿ALB、a2>-MG增高.原发性高脂血症引起早期肾损害与发病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用于治疗肝吸虫感染所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2例胆道梗阻患者,根据是否同时患有肝吸虫感染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ERC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结果及血白细胞(WBC)、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生化指标来评价其有效性,并根据ERCP治疗后的并发症如胆道感染、轻症胰腺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来评价ERCP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并且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的手术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WBC、TBIL、ALP、GGTP、ALT等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是治疗肝吸虫感染导致的胆道梗阻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8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小平  王丽莎  詹灵凌  陈兰  唐星火 《内科》2011,6(3):202-206
目的总结分析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治策略。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7月354例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和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504例炎症性肠病门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我院近12年来IBD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溃疡性结肠炎(UC)明显多于克罗恩病(CD)。本组IBD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28∶1。IBD平均发病年龄(41.07±16.07)岁。UC发病高峰年龄为30~49岁,CD发病高峰年龄为20~39岁。本组住院患者中UC和CD两组民族构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肠镜检查中UC以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为主,CD以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病变为主。本组患者IBD病理组织学检出率为41.5%,UC误诊率为17.0%,CD误诊率为25.0%。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及类固醇激素为主。结论炎症性肠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IBD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病理。IBD呈慢性复发性发作过程,应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治疗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星火 《广西医学》1998,20(2):195-196
本文采用放免法测定了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GF水平,同时分析了溃疡不同时期血中EGF水平变化。结果提示:溃疡愈合后血清EGF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或对照一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EGF具有抑制胃酸,促进上皮组织修复以及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该作用在溃疡愈合期尤为突出随着病灶好转或接近正常,EGF水平亦逐渐降至对照组水平,EGF的产生与释放有其独特的调节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这些疾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三组患者(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血清中HPV B19特异性抗体IgM(B19-IgM),同时检测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析HPV B19感染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乙肝病毒相关肝病组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率(16.7%)远高于正常对照组(2%),差别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肝癌人微小病毒B19-IgM阳性率(28%)远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0%)、肝硬化组(12%)及正常对照组(2%)(P<0.05);肝硬化组人微小病毒B19-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中人微小病毒B19-IgM阳性患者转氨酶(ALT、AST)水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肝癌分期较阴性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合并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常见,其中原发性肝癌组感染率最高;且转氨酶的水平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高于未感染者,提示受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受损将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